爺爺、爸爸和我的童年

在現在孩子們的眼中,童年永遠是無憂無慮的,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並不覺得有多幸福,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偶爾,當我的一些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時,我甚至覺得一點都不幸福,可是當我把我的童年跟爺爺、爸爸的童年比,我才感到我的童年太幸福了,簡直就像生活在天堂一般。

先說說60多年前爺爺的童年。

爺爺說,童年給他的記憶是恐懼、飢餓和死亡。爺爺是1942年出生的,他童年的大部分時光和我們國家一樣苦難深重。當時國家積弱積貧、先是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長達8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爺爺講這些時我並沒有多少直觀的感覺,最近,看了《拉貝日記》後,我才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光一個南京城就被日本鬼子殺了30多萬。好不容易打敗了日本鬼子,又進行了三年國內戰爭,年年戰亂,窮人只能是在死亡的邊緣爭扎,戰爭和飢餓這兩個惡魔奪走了無數兒童的生命,爺爺的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就是在躲避戰火逃難途中餓死的。爺爺至今還保持著兩特別習慣,一個是不喜歡聽到鞭炮聲,因為他是在槍炮驚嚇聲中長大的;另一個是不喜歡冬天,因為他小時候冬天沒有棉衣穿—凍怕了。爺爺說,他要感謝毛澤東,因為是他結束了戰亂,成立了新中國,窮人終於可以活下去了。

再說說爸爸的童年。

爸爸說,他的童年是在貧困中度過的。爸爸出生在34年前的一個窮鄉村。爸爸說他小時候特別盼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魚肉;爸爸說他18歲前沒吃過蘋果、沒見過電燈,甚至沒坐過汽車;爸爸,他小時候沒有一樣玩具,沒有一本課外書,上國小時最想得到得到的就是鉛筆和本子,因為這些都不夠用。爸爸還告訴我他小時候一件趣事,他跟二叔和姑姑特別想吃柑蔗,家裡窮自然沒錢買,爺爺就鼓勵他們自己種,他們真的自己種了200多棵,天天施肥澆水,等柑蔗長大了發出好幾百棵時,結果被大隊里的人作為“資本主義尾巴”給割掉了,只留下50棵,爸爸至今達描述時臉上還不禁露出痛苦和憤怒的表情。爸爸說他最感謝的人是鄧小平,沒有他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強大的中國,中國就很有可能像今天的朝鮮一樣,老百姓都沒飯吃;沒有他的教育改革,爸爸不要說考大學,連上高中的資格都沒有,爸爸說那時上高中都是大隊和小隊家的孩子,不需要考試,最要感謝鄧小平的是他給每箇中國人提供了公平的機會。爸爸說這些,有好些詞我不懂,只是如實的記下來,但我知道一點,那就是他小時候生活得非常清貧。

再看我的童年。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