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記:童年趣事400字多篇

篇一:

記得那一年,我們一家和我姐姐一家去鄉下遊玩,我和姐姐一起大步走上前去,想好好體驗一下鄉村風情。

也不知二姨媽什麼時候冒出來的,她帶我們走進了一個既陌生又有親戚感的農家小院。我被眼前風景給吸引住了:兩棵大樹挺立在客廳門口兩邊,幾隻雞、鴨、鵝都在啄食,還有一隻很溫順的小狗趴在大門邊,正等待著主人的到來。“真令人嚮往啊!”我一邊感嘆道。

二姨媽讓大人們回去,把我們幾個小孩帶到了豬生活的地方。母豬比小豬臭多了,我們後來商量了一下,決定把愛心獻於小豬身上,可是小豬好像不怎么願意,站在一旁一直未發語的二姨媽說:“這隻小豬才出生沒幾個星期,所以不喜歡生人。我給它取了個名叫做帶帶,你們覺得怎么樣?”我們聽了連聲叫好,觀賞了一會兒後,又趕回客廳去了。

正巧,要去飯店吃午飯了。我們跟著父母走進了一家餐館。

飯既豐富又美味可口。看著大人們開始動筷子了,我也立即把好吃的菜咽入肚中,媽媽也時不時地往我碗裡送菜。

要告別了,我還真有點依依不捨。在去建湖的路上,我看著藍天,心想:告別了,鄉村的一天。

篇二:

我,一個天真爛漫、活潑開朗的女孩。瞧瞧我的長相雖然不算美麗,但還比較可愛:一雙小巧的眼睛鑲嵌在圓圓的臉上,皮膚還算比較白。

我很小就喜歡聽兒歌、故事,並且可以有模有樣地模仿。我總是笑眯眯的,給人感覺很親切。我有點小胖,但外公說這不是胖,是結實。

從小到大,我可愛的事情可多了,說也說不完。媽媽說我兩歲前都沒有頭髮,光頭,虎頭虎腦,經常被人誤會是個男孩;為此,外公經常開玩笑地說:“我們小寶貝出門的時候,胸口要掛塊牌子‘我是女孩’,省得被人販子盯上。”

在媽媽告訴我的童年趣事中,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在我六個月大的時候,那時剛剛學會獨坐和爬。那是夏天,媽媽說我一個人爬到落地鏡子前面,發現了鏡子中的自己,充滿了好奇,表情極其複雜。先是張嘴,再是皺眉,嘴裡咿呀不停,最後乾脆親了上去。親完之後,一個人坐在那裡開心地傻笑。大家都猜想半歲的我一定在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友好的小夥伴而興奮不已。我的可愛舉動看得全家人笑個不停。從此以後,媽媽說我經常沒事會爬到鏡子前和鏡子中的自己聊聊,反反覆覆,樂此不疲。

我小時候很少哭,誰抱都要,見誰都笑。我是在笑聲中長大的,家裡也因為我而充滿歡聲笑語。

篇三:

在我童年的生活寶庫中,有許許多多對各種活動的記憶,這些就像一顆顆發光的珍珠,串成一串光彩奪目的項鍊,構成了我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記得五歲那年,一次偶然,聽到爸爸和姐姐聊天說道:“誰肚子裡的墨水多,誰就有學問。”

一天,爸爸不在家,我偷偷跑到爸爸的書房裡,拿起一瓶墨水,擰開蓋子聞了聞臭臭的,心想:這墨水可真難聞,怎么喝呀?我用舌尖甜了一小口,哇!又苦又澀。我靈機一動,從廚房裡拿來了白糖,往墨水裡放了一勺糖,攪拌一下,又舔了一口,還是那么澀,沒辦法,為了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只好捏著鼻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我高興地大喊:“我終於有學問了。”

這喊聲引來了媽媽,媽媽過來一看,驚訝地問:“你嘴上是什麼東西?”我興奮地說到:“是墨水啊!”“你這孩子,沒事喝什麼墨水啊?”氣得媽媽邊嘮叨邊去取毛巾給我擦嘴巴。“爸爸說誰肚子裡的墨水多,誰就有文化。”媽媽笑著說:“傻孩子,墨水不能喝,爸爸說的墨水指的是知識。”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的童年故事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