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加里《童年的許諾》讀書筆記1000字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感人至深的書《童年的許諾》,來自於法國作家羅曼·加里的自傳體小說。羅曼·加里戎馬一生,是二戰期間戴高樂麾下的王牌飛行員;筆在他手裡也成了武器,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的作家。

一切都已了卻,奠定了全文的基調。那是經歷了漫長歲月後的回首,當初的心酸苦澀如今已成了最深的眷念,經歷的出生入死已不過是曾經的回憶,獲得的光輝榮譽只因為那是母親在加里兒時的期望而熠熠生輝…一切都已了卻,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母親的期望,只是母親卻都看不見了,加里正是懷著這份悵惘的心情追溯與母親的種種過往。

母親擁有不可思議的樂觀!加里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在他身上傾注了所有的愛和精力,對父親知之甚少。母親只是一名普通的演員。為了撫養兒子,給兒子提供優越的生活和教育。母親從事過許多的行當,替人美容、兜售首飾、買蔬菜、開衣帽店、從事房地產和旅館生意,憑著她的勤勞、聰明和能幹,加里從未缺衣少食;在教育上,母親更是不遺餘力,小提琴、舞蹈等藝術和文學方面都做出過嘗試,學習上流社會的各種禮儀、騎術、射擊…因為母親始終相信兒子總有一天會用得著。當老師在數學科、自然科學課給兒子零分,她鼓勵兒子會成為雨果,會得諾貝爾獎,會成為“法國文學大使”;當他們迫於生計,被人嘲笑,她大聲宣告:兒子將來一定是英雄,是將軍,是法國大使;當她遭受惡意誹*,而兒子卻懦弱、無動於衷的時候,她嚴峻地告誡兒子:“遇到別人在你面前侮辱你的母親,我願意讓別人抬著擔架送你回來。你明白嗎?”這種發自於母愛的盲目天真、樂觀和自信,讓年少的加里“難堪不已”,讓讀者莞爾失笑。

母親並非沒有可笑之處!但母親的樂觀豁達,“唐吉訶德”式的理想主義,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意志、不可受辱的高貴人格、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大無畏的進取精神,如同涓涓細流般湧入加里心中,支撐他在二戰中與黑暗勢力做鬥爭,激勵他不斷向前,還給母親一個美好友愛、有尊嚴的世界,這加里在童年時代就許下的諾言。這份諾言沉重而又神聖!

“母親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意志仍在推動我前進!”。當加里懷揣著寫成的第一部小說,當他帶著戴高樂將軍親自贈與的十字勳章,榮歸故里,打算接受母親熱烈擁抱的時候,才知道母親在三年半以前已經離開人世,在臨終的前幾天,寫了將近二百五十封信,並委託女友不間斷地寄給戰場上的兒子,鼓勵加里堅持戰鬥、抵抗病魔、在戰爭中堅持寫作。這是一場以愛之名的壯舉!

最終,加里成了作家、龔古爾獎獲得者、十字勳章榮譽獎章、法國大使、領事,甚至從英國定製西裝,母親的預言一一實現,然而母親已不在...

這種深深的羈絆讓人動容,這樣偉大的母愛可以說幸,也不幸。加里說“這輩子再也沒有別的女人會像母親那樣愛他”。人的一生能得到的愛就那么多,讀書筆記.加里在童年就得到了這樣至高無上的愛,有了這樣的經驗,每遇到一個人就會進行有害的對比,以至於終生都在每一股清泉旁忍受乾渴之苦,“像一條被人遺棄的狗”。

曾經的我們,何嘗不曾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許下摘星捧月的諾言;無數的戀人,何嘗不曾許下海誓山盟的諾言。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不論是他們還是我們,都把那些當作了年少的輕狂與無知。每天蒼白無力的話語,如碎屑般灑落,讓人尤其嚮往那個說一句是一句,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