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養成洗手衛生習慣作文

堅持養成洗手習慣對於大家來說,真的很重要嗎?這在醫院工作的醫生、護士及其人員工作細節中,我們就可以找到正確的解答。正是這么一個非常簡單、日常的消毒程式,卻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當診療工作如此繁重,醫護人員如此忙碌的時候,如果你居然還要那么一次次的洗手,在國內很多醫護人員看來不僅是讓自己都感到厭煩的事情,而且還易招致候診病人的白眼、嘲諷和謾罵。

然而外國同行的習慣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們到病房查看病人時要求在一輛小推車上放一盆配好的消毒液跟在查房者的後面,以便於讓他們每檢查完一位病人以後都可以認真的洗手一遍。這種做法在他們看來只不過是一種應有的習慣,我在查房時也有護士長推著車放著消毒液,但從心理講,那只是做給上級監察部門看的,而對於消毒理論上的要求,相信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能夠心領神會,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的做法,卻又使我們很多人心安理得,頗有推辭。什麼條件不允許啦,什麼工作忙不過來。其實心裡都明白:醫生每檢查完一個病人都洗手那實在是太麻煩了。

而在患者眼裡,有時候又會覺得醫護人員洗手似乎在暗示著拒絕、排斥和戒備,醫患之間在如此簡單的問題上也會發生矛盾,產生隔閡,出現誤導——所以不洗也罷!

事實上,洗手真的很重要是不需要在進行大量驗證和反覆詮釋的,相關資料也是不難查詢和收集的。任何有醫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無處不摸的手是病原的重要傳播途徑,更何況醫護人員的手又是在直接接觸著各種大量的病原呢。有一家醫院發生了院內感染,事後調查結果顯示:病原正存在於工作中的醫護人員手上。

記得上海同濟醫院著名心血管內科專家陸再英教授,曾經在為住院醫師進行崗前教育的演講中談到簡單的洗手所反映的深刻的醫德問題,她就講在美國,醫生檢查病人前會展示自己的雙手,表明“洗過”。而在國內是醫生檢查完病人後,尤其是傳染病人,才會趕緊去洗手,以免自己被感染。一種是從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方面考慮要洗手,一種是從醫生自我保護保護方面考慮要洗手,素質上的差異不言而名。

朋友們,如果您或者您的親朋好友看到我以上所說的話,那請你一定要堅持養成洗手好習慣。您可千萬別介意我是醫生,無論您是靚妹還是帥哥。但我為您檢查之後才洗手,您就可以當眾批評我了,我一定會接受,也時刻提醒著我,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為了我的患者安全,我一定會檢查前後都洗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