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韌性作文1000字

文明,僅是提筆寫下此二字,便覺力透紙背,重有萬鈞。

這是一個太過浩瀚的辭彙,簡單的筆劃卻包羅萬象,浩繁如煙的書卷,百家爭鳴的哲思,綿延千秋的歷史都躍然紙上。自炎黃上古,到今時今日,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續不斷的中華文明已走過上下五千載,相較於世界其他文明,它是個更為宏大的命題,橫亘山河,縱貫歲月,源遠流長,百折不斷。

於如此博大之中華文明中談韌性,自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在我看來,文明積澱出的國民性格中的韌性是文明之韌性的最高級。

文明被記載,流傳百世,除了書畫琴棋這樣可見可觸的文化實體之外,其深遠傳承另有所在。舉例來說,毛澤東主席追求的共產主義與幾千年前孔夫子所倡的大同社會有諸多共通之處,故文明更是一種精神核心,是對民族氣節、國民品性的塑造。華夏文明本身即誕生於韌性之中,造字之倉頡仰觀群星,俯察大地,日思夜想得漢字初本;移山之愚公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治水之大禹開道於群山之中,三過家門皆不入,終使江河暢通。這些先祖的身上,無一不有韌性在。這樣的韌性為伊始的文明賦予了內在之精神,其隨著時間的推移注入了國民血脈,存在於每一輩國人的基因中,使國家經滄海而不倒,文明歷風雨而彌堅。

往事越千年,中國歷史上從不乏心懷天下之人,生逢其時或可一展鴻鵠之志,身處亂世卻難免報國無門,即便迫於時局懷才不遇,未得賞識有志難伸,但千千萬萬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們,仍舊以堅韌之性守護著寄於天下的信仰。且看北宋慶曆年間,內憂外患並起,為肅清天下嘔心瀝血發起的新政以失敗告終,但身遭貶放的范仲淹為名樓作文,提筆寫下的是一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朝奏一封,夕謫八千,有幼女夭折於窮山的韓昌黎,在與魑魅為群的蠻夷之地不忘“欲為聖明除弊事”的初心,衰朽之身不惜殘年,一番利民實事讓潮州山水皆姓韓;王勃自知三尺微命,一介書生,雖無路請纓卻常懷投筆之志,慕宗愨長風,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白首之心不移,青雲之志不墜;一生空懷壯志,終未如願的陸游,年近古稀尚不自哀,夢中有鐵馬冰河,有未竟之業……中國文人永遠失望,也永遠殺不死自己入世的靈魂。一代又一代懷志之士,無論境遇如何,地位如何,一生不忘憂國,他們骨子裡折不斷的堅韌正是文明之韌性有力的註腳。

如此堅韌之品性並非古仁人所獨有,而是作為文明的特性幾千年來於國人身上一脈相承。

近現代革命時期有無數為國家謀求未來之人,上到以革命推翻封建統治的孫中山,下到五四運動中奔走呼喊的一眾青年。帝國主義鐵騎危我中華之際,有心人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於將傾,絕境中覺醒,不可謂不堅。今天,國際壓力之下,海思團隊潛心打造國產晶片;屠呦呦青蒿一握,以水二升,德音孔昭,浸漬千年;貿易戰當前,舉國皆不懼不屈,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不改沉著定力,不可謂不韌。

中華文明包羅萬千,實在是精彩之至,浩大之至。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無論是從少壯到暮年一生懷國,還是為實現畢生所願愈挫愈勇,都有一份“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堅韌。國人品性之韌是文明所養所賜,是文明之韌性的最高體現。具有韌性的文明,堅實不斷,傳承文明的國人,百折不屈。有品性堅韌如此,有文明堅韌如此,中華民族,必臻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