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傳承文明作文

文明是一條瀑布,飛濺著真誠的水花;文明是一縷陽光,驅散了醜陋的迷霧。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看看吧。

誦讀經典傳承文明作文一

《圍城》這名著,雖然看似普通,但是卻蘊含著大量的人生哲理,引人思考,供人深思。

當讀到這一名句:“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我想到,先苦後甜,這是常人所認為正確的做法。只有經歷了苦,才能享受苦後的甘甜。就讀書學習而言,我們自小就開始上學,但小時候,很少會有人去想,讀書到底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考試的名列前茅?還是為了家裡人在其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成績多么優秀?這些現象確實有。但是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只是為了滿足內心的虛榮罷了。等真正意識到,自己把大好的青春,花費在學習上,廣泛的學習,有目標的前進,像周恩來同志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你會發現,這時間花的值得,這苦吃的值得,為守護國家的尊嚴和強盛付出力量,這是值得的。這些不就是甜么?如果連自己活著都不知道為了什麼,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然而,如果是像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付出努力後的甜,就是回憶,華麗修飾一下可以說是曾經的輝煌。曾經的輝煌,著不敢說沒有意義,但對於未來來說,並沒什麼實際用圖,最多只能算是一種虛榮。

但是留給未來的應該是前進的方向,前進的目標和美好的嚮往。人不能活在過去,活在過去只能沉淪於昨天,荒廢了今天,放棄了明天。這是自取滅亡的徵兆。一個人不能如此,一個國家也不能如此,一個民族更不能如此。因為歷史深刻的烙印在我們心中,清王朝的腐敗與覆滅,華夏民族所受的欺壓,無疑是自認為陛國地大物博,應有盡有,閉關鎖國的自大造成。前期,中國一直發展特彆強勢,這一點卻是沒錯。但是未來的發展卻是個未知數,誰又能斷定,以後中國還是超級霸主?在清政府里,誰又能意識到這點?活在回憶里的民族,終究是個錯誤。

錢鍾書先生在這圍城的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是的,夢,換句話說是理想、目標,如果連這些都沒有,那真的是死的樣品。在一個家庭里,為了孩子能上好學,受到好的教育,為了家裡能過上好生活,衣食無憂。這就是作為父母的夢。或許看似很平凡,但是這確實最真實的體現,也是最偉大的夢。如果練這種小小的夢都沒有,那談何國家的夢?談何民族的未來?中國夢有何以實現?沒有民族的強盛,沒有國家的富強,又何來的穩定生活環境?這小小的夢又何以實現?

是的,夢很重要。中國夢,昭示著我們朝著共產主義社會前進。這是我們每個黨員的夢,同時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夢,更是我們華夏民族未來的前進目標。有目標便有了努力的方向,這苦後的才是真正的甘甜,才是有意義的,才不是死的樣品,是活著的真實寫照,是存在的歷史記錄。試想,如果沒有夢,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有一天過一

天,那會是什麼?這不是跟動物沒有什麼區別嗎?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思想,換句話說有夢。有夢才有發展,有夢才有未來的可能。不管什麼困難都會風雨無阻,為自己的未來而拼搏。

談到拼搏,這《圍城》里有一句:“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帶了面具的必然。”讓我深有感悟。舉個例子,當別人考試考到第一名或者在什麼活動比賽中拿了一等獎。或許你會覺得那人很厲害,亦或許會覺得他運氣很好。但是,運氣這東西,虛無縹緲,不敢說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其實,每個成功都是必然的,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偶然。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每一個成功被背後都是付出了莫大的努力才換來的。我相信,這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守恆的。沒有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不可能換來成功的。

換而言之,紅軍的長征,確實是成功了,但付出的代價是何其大。新中國的成立是一種成功,可這是共產黨員先輩們用血與淚的代價才有的。是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不會突然掉餡餅。這昭示著,我們不管有什麼夢,不付出努力都是紙上談兵。更是讓人明白,社會主義社會的遠大目標,需要我們黨員,和全國人民多年的不懈努力才有實現的可能。所以我們首先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並把信念傳承下去。

在這段充滿詩意的語段“滿城的青春都曾經被你我開啟

杯中的濁酒倒映著回憶

輸過和贏過的

都藏在圍城裡

落滿塵埃

那份胸中隨時可傾城的溫柔

會不會隨落葉變得腐朽

放手或不放手

都不可能自由

鑰匙斷了

城門為誰死守“

我深深明白夢的重要性,國家與民族的重要性。同時,我們要銘記歷史,以勉勵自己,為未來努力。我們固然不能活在回憶當中,但是回憶卻是喚醒曾經那痛覺的藥物,讓自己時刻記得曾經的屈辱,記得我們國家曾經的屈辱,不管是圓明園那三天三夜的大火,還是南京那橫屍遍野的土地。只有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強盛,才有我們範圍內的自由可言。其實,錢鍾書先生所說的,不管放手或不放手,都不可能自由。是的,放手的話,就失去集體的夢,沒有強盛的國家、民族的庇護,去到那裡都是收到欺凌,沒有自由可言。不放手,為了集體的夢而努力奮鬥,以最終實現國家強盛,民族興旺,這就需要付出許多努力,這就相當於一種詛咒,束縛著自己一定要去做,沒有不用做的可能,所以這也不是自由。當你完成目標時,才能有範圍內的自由。

換而言之,夢想其實也是一種詛咒。也只有這詛咒,才能成為自己的前進力量,踏上屬於自己的征途,實現自己的價值所在,名留青史。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單純的遵循領導的任務而做任務。我們不僅要在完成自己的學業的同時,要不斷關注國家的決

策,黨的決策,思考國家的去向與未來。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誠然,家很重要,國也很重要。要守護好這兩樣東西,去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特備是黨員,付出更大的努力,並且為我們下一代傳承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的夢

誦讀經典傳承文明作文二

讓我們一起誦讀經典,傳承美德 萊城區鳳城街道辦葉家莊國小 五年級 高儀琳 每到周二晨讀時,教室里會飄出朗朗的讀書聲,同學們正在背誦中華經典,風兒輕輕拂過校園的柳梢,在為我們伴舞。自上學期我校開展致賢教育以來,我和我的同學們都愛上了誦讀經典,寒假的時候齊魯台播放《國學小賢士》,我和我的小夥伴更是每期必看,使我受益匪淺。

在節目中,選手們聲情並茂地朗誦著一首首詩詞,這些詩詞大對於我來說是那樣的陌生,而他們卻朗誦的如此熟練,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而在這耀眼的光環下是他們多於常人的付出與努力。而我一個學期只會背《經典誦讀》上的二十首古詩,還背的磕磕絆絆,我以後要多積累古詩詞,充實自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我誦讀的《三字經》和《弟子規》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知道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不理睬。父母讓我們幹活的時候不要懶惰,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要恭敬的聽著。父母責怪我們的時候要虛心接受。在沒有誦讀《弟子規》時,我可不是這樣做的,總是頂撞父母,對父母的教導我也是左耳朵出,右耳朵冒,毫不當回事。現在,我知道自己錯了,今後我會尊敬父母,按照經典中告訴我們的去做。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愛護環境、樂於助人、不攀比、不浪費„„誦讀國學經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同學們,讓我們讓我們一起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吧!

誦讀經典傳承文明作文三

12月1日,我在江東區外國語實驗國小聽了一節《西遊記》導讀課。504班的36名學生在“白龍馬,蹄朝西……”歌聲中開始了誦讀經典文章的討論。

的確,誦讀經典是傳播中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徑,它不僅可以使兒童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厚文化底蘊,而且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孩子的智慧。

誦讀經典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繼承的需要。孔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講得就是要培育孩子的行為規範,促進其社會化行為的發展。古來即有:“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惟一經”。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格的養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讓兒童接受傳統文化,趁兒童心靈最純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作品,使之成為他一生高遠見識、優美人格的源頭活水,而慚慚開啟其智慧,培養其品德,即《易經》所謂“蒙以養正,聖功也。”教育專家認為所謂“道德”、“品行”、“性情”、“氣質”等等重要的人格因素,都是很難教的,至少是不能用一般的知識教育的方式來傳授。這種有“人格”的成長,是在一種“陶治”、“薰陶”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的,這是人的素養。經典誦讀的文章中,往往都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及早讓兒童琅琅上口,濡染於心,等於把聖賢請到家裡當家教,是一種極見功效的人格薰陶教育。

經典是聖人的智慧、心靈的故鄉,民族智慧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在歷史長河裡,許多仁人君子,留下可貴的生活經驗,足以教導我們洞悉人生的真諦,學會做人的真理,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怒道,“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共生共處之道,“自強不息”、“以德報德” 的個人與社會健康互動之道、和諧之美。“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的謙遜守信之道。讓孩子早期接受這些教育,既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不斷端正自己的品行,促進品德的發展,使之受益終生。

在我們的地方課程《傳統文化》中,經典文章比比皆是,而老師們卻往往以影響孩子學習為藉口,忽視了古文經典的作用,囫圇吞棗的進行著《傳統文化》的教學。這一節課,教育了504班的學生,也教育了我這個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