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觀點作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引申出來就是:只有勤奮讀書汲取知識,到時候才能派上用場。要不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開卷有益”這句話最先出自宋太祖,之後被人廣泛引用。相傳,宋太祖令當時有才之士編寫《太平預覽》,歷經七年,精挑細選多種書籍編撰而成。書的內容當然有益,所以稱為“開卷有益”。

讀書是人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離開了書,還能從哪些途徑獲取知識?回答是少之又少。舉課本上一例來說:天才方仲永,五歲能作詩。其父貪利,不讓方仲永學習,方仲永自己也不求上進,最後泯然眾人。一個天才,後天不接受教育尚且變成普通人,那現在那些本來天資不聰穎的普通人,再不學習,就要比普通人還不如了吧。

孔子孟子開闢了古文化的先河,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苦”更是把儒風詮釋的深入人心;馬克思不“開卷”博覽群書,成就不了《資本論》,培根不“開卷”博採眾廣,成就不了一代雄辯家,毛潤之不“開卷”浩瀚之千古,哪來的成就一代一統宇內的偉人?!

古人無不在“開卷”中詮釋著偉大文明的歷史進程

讀書是為自己,所以多讀了也不算是榮,少讀了也不說是恥,讀書如果不求甚解、浮光掠影、淺嘗而止,雖珍奇滿目、眼花繚亂,卻徒手而歸。而少讀若能精益求精,邊讀邊思考,卻也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讀書要學以致用,若天天讀聖賢之語,而行的是自家思想,學富五車,亦無所用。

讀書時要有疑問之心。如果都信書中所說,則還不如不讀,此乃聖賢之談。讀書要堅持,毛主席曾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主席論讀書與學習;一,學要勝古人。二,積學貴有恆。三,書要反覆讀。四,廣收博覽。五,系統鑽研。六,勤動筆墨。七,學思結合。八,不閉門求學。九,學裡不開問。十,要善於擠和鑽。十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十二,學習的目的在於套用。開卷是否有益,還在於我們讀的什麼書,如果讀沒有較多知識的書,其情節雖吸引人,刻度來用處也不大,更不用說讀些不良的書籍了。所以,我們要讀對書、讀好書。

對於我們中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努力讀書,課堂下也是如此。課餘抽出時間,在緊張的氛圍中,從書本中尋求放鬆,無疑是一件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