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彼岸的作文

自從我做學生起,老師就諄諄教導我:祖國的接班人,要有理想。如果沒有理想,生活就像在荒漠中失掉了羅盤,迷失了方向;如果沒有理想,生活就像鳥兒失去了翅膀,永遠不能飛翔。

啊,我懂了,只有被理想充實了的人們,才會充滿了對生活的愛,找到果實纍纍的金秋,揚起生活的風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人類做出貢獻。

然而,朋友,你們是否細想過,理想,它在哪裡?

我曾伸出雙手呼問過蒼天;理想在哪裡?

我冥思苦過……

我躊躇滿志地遐想,我長大要當博士。想著,想著,我仿佛看到,已經站在探討世界尖端科學的講壇上,滔滔不絕地述說獨樹一幟的見解。掌聲如波浪,鮮花頻頻送入我的懷中……我陶醉了。但當我睜開眼睛時,我,還是坐在課桌前的我,討厭的A、B、C襲擊著我。我怕,怕那一道道的難題,怕那枯燥無味的A、B、C。我失望了,懊惱了……

我又躊躇滿志地遐想,長大要當醫生,想著,想著我仿佛

已來到無影燈下,用手中的手術刀神奇的去為人們消除病患,病人們和他們的家屬都露出開心的笑顏,一面面鮮紅的錦旗掛滿了我的辦公室……我沉醉了。但當我睜開雙目時,我,還是坐在課桌前的我,教科書各種討厭的符號、名詞困擾著我,我恨,恨那一個個方程式,恨那乾巴巴的生物名稱,我失望了,懊惱了……

在憧憬加進了苦惱的折磨中,我開始反思,開始重新尋找理想,從心底向理想發出了呼喚……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這是1917年9月,周恩來決定東渡日本求學,臨行前寫的七絕。詩中字字句句沖滿了作者的愛國熱忱和拯救中華的豪情壯志。總理青年時代就有為國建功立業的理想,這決不憑空一想,而是專心致志地刻苦學習,“面壁十年”才能“圖破牆‘。總理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才是他實現鴻志的根基啊!

義大利傑出的畫家達文西,他也想自己的未來,但他更多的是想現在該怎么做。為了練好基本功,他曾不停的畫那外形單調、乏味的雞蛋。他常說:“勤勞一日,可得一夜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他憧憬一生的幸福,但他要求自己勤奮地戰鬥一生!啊,行動,切實的行動,是通向理想之門的軌道;實現理想,是一場艱辛的無休止的馬拉松塞啊!

著名的化學家居里夫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她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終於從一千噸的瀝青中提取了一克鐳,這“一千噸”啊,包含了以往無數次的行動和教訓,才贏得了這“一克”的勝利,理想個幸福。

從周恩來、達文西、居里夫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為實現理想矢志不渝的奮鬥著,義無反顧的攀登著的背影。朋友,我明白了!理想,需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奮鬥,才能實現。放心吧,朋友,我跟著他們站起來了,我也奮力沖向明天那個金光燦燦的彼岸。

“實現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樑。”克雷夫的名言佳句,在今天,我才真正懂了。是的,理想,你在彼岸,在彼岸……

朋友們,讓我們勇敢地拼搏在湍急的河流中,以頑強的意志和艱苦的努力架設橋樑,去彼岸,去彼岸擁抱理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