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萬聖節作文8篇

【篇一:萬聖節】

在西方的十二月十三日是西方的萬聖節,萬聖節又名“鬼節”。

傳說在萬聖節那天,街道打扮的樣子很恐怖,在每戶人家的家裡要裝訂一些“鬼”的圖片,讓人很害怕。一些喜歡搞惡作劇的小孩會自己打扮自己的造型,有的在衣服上會畫一些鬼骨頭,有的會在披風上畫上一個殭屍的枯骨,讓人膽戰心驚。

在萬聖節那天一些小孩會挨家挨戶地去要糖,如果主人家給了他一些糖,就不會遭到“報復”;如果主人不在家和不給他們糖,將會遭到許多小孩的惡搞,如在門戶上畫一些小丑和一些對主人不恭不敬的東西。如果主人回來看到,也不能夠責罵小孩,如果一旦責罵和打孩子會說明今年他們家有病魔纏身,這一年,會沒有好運氣;如果主人一笑而過,說明主人是一個好心腸,不會斤斤計較的,從而會得到老天爺的眷顧,會在這一年中好運連連。家庭幸福美滿,不受病魔之神衝撞。

在晚上,大家都不會睡覺,會在大街上裝神弄鬼,有的用手電筒照在自己的臉上,頭上蓋著白色的紗布,好像是一個亡靈,永生不滅。有的會找一個長長的舌頭,披頭散髮,臉上畫一些血跡。據說在這一天,誰把誰嚇倒了,這個人就是扮得最好的,最會裝神弄鬼的,晚上在一起聚餐,戴上他們精心挑選的面具,在一個空曠的地方,熱情地跳起舞來。這一天據說比他們的新年到來更熱鬧,這一天他們會舉辦很多活動,一夜不眠,第二天也神氣十足。

【篇二:有意思的萬聖節】

今天,我在迪迪龍英語培訓學校度過了萬聖節。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在那天大家都裝扮得與眾不同,來嚇唬別人。

來到迪迪龍,發現同學們早把自己做了不同的裝扮,有的是奧特曼,有的是超人,還有的是“小鬼”,我給自己戴了個京劇臉譜。老師們就更與眾不同了,有的把自己裝扮成雷鋒,有的是環衛工人,還有的是“大鬼”,“大鬼”們挺著大肚子,繫著圍裙,手上戴皮手套,皮手套上有紅紅的顏料,那是“血”,頭上戴著骷髏頭,樣子怪恐怖的。

每個教室都被布置成一個“鬼宮”,“鬼宮”里有一個“鬼”主人,我們在這些“宮”里玩了很多遊戲。“紫鬼宮”里的主人是蝙蝠俠,蝙蝠俠在西方被稱作吸血鬼,他自己有個尾巴,經過每個人時都會說cat(貓)或者ghost(鬼),點到誰是“鬼”,誰就得把有尾巴的人追到,那樣就算贏了,贏的人會得到一張綠色獎勵卡。我竟然追到了一個小男孩的爸爸,厲害吧!

紅色“鬼宮”的主人讓我們在20秒之內,不用手拿碟子,誰先把奶油用舌頭添光,而且最乾淨,就贏得兩張綠色獎卡,這次我又贏了,我興奮地從老師手上接過綠卡,高興極了!

回家後,我把萬聖節有趣的活動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我,萬聖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一個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讚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雖然我們置身於“怪異”的世界,但依然玩得那么有味,那么快樂!

【篇三:我心中的萬聖節作文

我們的萬聖節拉開帷幕,今天雖然不是萬聖節,但是我心中的萬聖節可跑了出來。

我拿出水彩筆,認真地在紙上面畫出嚇人的圖案。我想帶上它嚇一嚇妹妹。“這是什麼,怎么那么嚇人?媽媽,媽媽有鬼。”妹妹大叫。我快速摘下面具說:“哪裡有鬼啊?”哈哈,我的臉具成功。

萬聖節開始,爸爸媽媽掛了彩帶。我也帶上了臉具。“看,那邊來了一個鬼。”妹妹大聲地叫喊。爸爸、媽媽也一個那刀子,一個拿棒子。我吼了幾下,爸爸的棒子拿緊了,媽媽的刀子也拿緊了。爸爸說:“我喊一二三我們衝上去。一二三,怎么都不敢?”“哈哈哈,”我大笑。“你們都上當了。“一點也不好玩。”“這才是萬聖節。”我說。“萬聖節就一定要這樣嗎?”妹妹不服氣地說。“我們要么看鬼片。”爸爸和氣的說。“不跟你們說了。”我慢慢說。“啊,好害怕,我不看了,要做惡夢的,妹妹輕輕地說。“不行,你對臉具這么怕,鬼片不看,那你做什麼,今天可是萬聖節啊!”我驚訝地說。“不看了,跳兔子舞吧。”媽媽提議。最後我們一起跳著兔子舞一邊結束了萬聖節。

在萬聖節里,我覺得妹妹真膽小,不過還是挺高興的。

【篇四:快樂的萬聖節】

今天,我們的校園裡可熱鬧啦!同學們個個都喜氣洋洋,快活的像一隻只小麻雀。你也許要問:“這是為什麼呀?難道有什麼喜事嗎?”“對,因為我們新東方,今天將要舉行盛大的萬聖節遊行活動。”而在這之前,我們各班的同學們已經在老師的帶領下經歷了“鬼屋”,感受了萬聖節的“恐怖”。而今天將是萬聖節最隆重的慶祝活動——萬聖節da遊行。就連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也特意趕來學校,和我們一起慶祝萬聖節呢!

中午飯剛吃過,同學們就趕緊跑到教室,迫不及待的穿上各種奇異的服飾,帶上自己親手製作的面具,為遊行做準備了。老師還為我們女孩子化了漂亮的妝。

遊行的時間就要到了,全校老師和同學們都集中在大操場上,我看到操場上到處都是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不同的面具、穿著各種怪異的服飾,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的真開心啊!

主持人宣布遊行開始了,各個班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路笑著向主席台走去。首先出場的是我們的外教,他們裝扮成各種各樣的恐怖的“鬼”在舞台上表演。要在以前我一定很害怕,可是我知道他們都是外教老師裝扮的,就一點也不感到害怕了。接下來是我們國小部的同學,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向主席台走去。主席台上,我們敬愛的王校長和陳部長也帶著面具,穿著披風,和我們不停地揮手打招呼。台下的同學們有的裝扮成南瓜怪,有的裝扮成小丑,有的裝扮成巫師,還有的裝扮成蜘蛛俠和蝙蝠俠。大家戴著各種面具,穿著各種奇形怪狀的服飾,走在遊行的隊伍里,快樂而興奮!

還有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很有創意,把自己裝扮成各種“鬼怪”,戴著滑稽的面具把同學們都逗笑了。

看台上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也非常開心,不停地為我們鼓掌,為我們歡呼!

這就是我們新東方的萬聖節,這就是給我們帶來歡樂和笑聲的萬聖節!

【篇五:萬聖節前夕】

時鐘指到七點半,我與往常一樣匆匆背起書包上學,一進校門,就覺得今天似乎發生了一些大變化,喔!校門口一大幅鮮艷的廣告懸掛在側面,上面赫然寫著“天長萬聖節狂歡開始了!”原來明天就到萬聖節了,我的心頓時興奮起來。

走到教室門口,我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新掛的黑色門帘,半垂半掀,一個披著白髮、齜牙咧嘴、面目猙獰的骷顱,正吊在門框上,在風中搖頭晃腦,要不是心裡早有過“鬼節”的準備,我準會嚇得叫媽!可是今天我不僅不怕,相反覺得骷顱很可愛,甚至還有親吻它一下的念頭。再往教室里看,牆角上結著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幾條毒蛇正在網上痛苦地掙扎。瞧!教室的音箱上,地板頂上爬滿了大大小小的毒蛇,日光燈上掛滿了許許多多的專喝人血的蝙蝠,一個令人毛骨聳然的骷髏正從我座位旁的窗戶里飛入教室,難道它們也是來參加我們班的狂歡節的?

再瞧瞧,電腦桌旁的架子上放著一盒盒裝得滿滿的、令人垂涎欲滴的糖果,一切預示著明天將是一個歡樂的節日。

和我一樣班上的每個同學一進門就被這氣氛感染了,有的同學不禁摸摸骷顱的柔軟白髮,笑著走進教室;有的同學看到黑板上方掛著的燈籠,就忍不住走近去打開燈籠的開關,看他們到底能不能點亮。特別是黃乙韋同學,只見他興奮的跑來跑去,手裡還拿著一條白色絨布做的毒蛇甩來甩去,很是開心。

節日的氣氛在我們班四處蕩漾開去,其他班的同學也耐不住,三三兩兩、絡繹不絕來到我們班門口掀起門帘往裡張望,有的還拿著相機,在教室里東拍拍西拍拍,大概是來取經怎樣布置教室的吧。最有意思的是有二個女同學看見門口掛著的骷髏時,還很有禮貌的對著骷髏說了聲“你好”,稍一猶豫,她們倆對視了一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節日的氣氛籠罩著我們全班,歡樂的氣氛充滿著我們的心頭。我期待著,期望著明天裝扮成海盜的樓校長和裝扮成什麼模樣的王老師和我們一起狂歡。

【篇六:萬聖節的Party】

今天,看似平常的一個日子,卻是西方人一個重要的節日——-萬聖節。

萬聖節漸漸地傳到了中國。我作為杭州網的小記者,參加了杭州網舉辦的萬聖節party。萬聖節是外國傳來的,自然得說英語,為這個我就準備了好長時間。

教室里,老師給我起了個英文名叫“carl”。接著,老師告訴了我們萬聖節的由來:以前,愛爾蘭一個民族的人都信仰宗教,他們鬼魂會在這一天出來嚇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他們打算先扮成鬼怪的樣子,敲鑼打鼓,嚇跑鬼,而且讓鬼以為他是它的同類,不會互相傷害。後來,越傳越廣,一直傳到了中國。

最有意思的還是咬蘋果和要糖。萬聖節里,孩子們就會扮鬼,嚇膽小的人,逼他們交出糖果。“trick、or、treat”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吃糖就搗蛋。萬聖節人小鬼大,它們一搗蛋哪受得了!於是只好恭恭敬敬地給糖吃。而咬蘋果就有點難了,不用手,把蘋果掛在高高的地方,誰吃到了誰贏。我體驗了一下,蘋果亂晃,比有手拿著難多了,我只能在上面留下幾個牙印。一分鐘過去了,我連一塊小小的果肉都滑咬下,臉上的肌肉酸得麻了。

今天我玩了這么好玩的遊戲,學到了那么多知識,真有意義!下次我還要體驗!

【篇七:萬聖節狂歡】

前幾天是個外國獨有的節日——萬聖節。我的英語課外興趣班開展了一次“萬聖節之夜小精靈派對”活動,我也興致勃勃地參加了。

參加這個活動需要換上奇異的服裝,我想“穿什麼了?”,細心的媽媽早就給我準備好了,一個恐怖的吸血鬼面具,一個魔法帽,還有一身黑色的長袍,就構成萬聖節的“我”。到了活動地點,那裡人山人海,有一個同學“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插著翅膀,可愛的的“小天使”;還有個同學扮成“黑色巫師”,有的同學甚至辦成了萬聖節南瓜。

活動開始了,只聽到前方好像有人在尖叫,我踮起腳尖,朝前望去“啊!”,瞧!前面是什麼?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白面“殭屍”;他頭戴白色面具,穿著黑色的披風,一步一步,像個機器人一樣朝我們這一邊走來……我們迅速地讓開一條道,生怕給自己惹上麻煩。“不好”!“殭屍”朝我走來,我打了個趔趄,連連後退,可是退到後面,卻是一堵牆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啊——啊”地尖叫!此時,即使我喊破喉嚨也無人來救,我的心仿佛馬上就要跳出來了,只見它做了一個前撲的姿勢,我急忙朝旁邊一錯身,跳到一邊去,它撲了個空,我抓住這個天賜良機,立即遛了,我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其他的遊戲也很有趣,其中,“咬蘋果”就屬於我最喜歡的遊戲了,需要我跪在地上,把頭壓到桶里,去咬浮在水面上的蘋果,當嘴剛一碰到蘋果,蘋果就沉到水裡面了,試了很多次,可是,到最後一個蘋果也沒有咬到。

這次活動使我的課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並且讓我知道了外國人過萬聖節的風俗。

【篇八:恐怖萬聖節】

在每年的10月31日裡就是——萬聖節了。“萬聖節”又稱為“鬼節”讓人聽上去都會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北美、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

萬聖夜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怪物有關的事物。通常與萬聖夜扯上關係的事物有鬼魂、食屍鬼、巫婆、蝙蝠、黑貓、貓頭鷹、精靈、殭屍、骷髏和惡魔等,還有虛構人物如吸血鬼和科學怪人。

聽說在萬聖節的那一天裡,當晚小孩就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挨家挨戶地收集糖果。萬聖夜的主要活動是“不給糖就搗亂”。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鈴,大叫:“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恐怖服裝)便會拿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制煙機器營造恐怖氣氛。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計算,整袋整袋的搬回家。

不但是如此,還有那南瓜,看起來好可愛、好漂亮。

南瓜是橘黃色的,所以橘黃色也成了傳統的萬聖節顏色。用南瓜雕制南瓜燈也是一個萬聖節傳統,其歷史也可追溯到愛爾蘭。傳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人非常吝嗇,因而死後不能進入天堂,而且因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進入地獄,所以,他只能提著燈籠四處遊蕩,直到審判日那天。於是,傑克和南瓜燈便成了被詛咒的遊魂的象徵。人們為了在萬聖節前夜嚇走這些遊魂,便用蕪菁、甜菜或馬鈴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著燈籠的傑克。愛爾蘭人遷到美國後,便開始用南瓜來進行雕刻,因為在美國秋天的時候南瓜比蕪菁更充足。現在,如果在萬聖節的晚上人們在窗戶上掛上南瓜燈就表明那些穿著萬聖節服裝的人可以來敲門搗鬼要糖果。在南瓜燈里,往往人們會將蠟燭或是一些糖果放進去。

這些就是萬聖節的一些活動,也是孩子們喜歡的節日,有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的孩子們、扮鬼搞惡作劇、還有那南瓜。有這些的搭配共同構成“萬聖節”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