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買小狗的小孩〉有感

昨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叫《買小狗的小孩》,大概意思是:一個小男孩買小狗,有許多可愛的小狗,他卻看上一直殘疾小狗,老闆說那隻小狗不值得買,男孩想要就白送給他了,想不到老闆的慷慨大方,卻引來了小男孩的氣憤,最後我才知道,原來這個男孩也是殘疾。

回家的路上,我仔細回味課文:小男孩的家並不是很富有,為什麼別人把狗白送給他,他都不要呢?原來老闆說這隻狗不值得買,就是說這隻狗沒用了,他自己本身也是殘疾人,他認為老闆再說狗的同時,也在說自己沒用。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殘疾人需要的是幫助和憐憫,可他們卻不知道殘疾人更需要的是,大家用對待長常人的目光,來對待自己。前幾天,電視上有一個談話節目,題目叫“千手,牽手”採訪對象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贏得觀眾陣陣喝彩聲的節目“千手觀音”,這個節目是由聾啞人表演的,而她們表演的卻絲毫不比正常人演的差,甚至它正常人表演的要好,我永遠也忘不了她們動人的舞姿,迷人的笑臉。當主持人問:為什麼看她們在台上表演得很輕鬆不緊張時,她們是這樣用手語回答的: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是認為我們除了聾啞以外,其他的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它們能演好,我們同樣能演好。

是呀,他們身殘志不殘,不應該受到我們的歧視,反倒應該受到我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