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講述了一對了不起的父子。

在194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芮氏6.6級的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一位父親通過堅持不懈努力,將兒子及被壓中在廢墟下的孩子們拯救出來。可是誰又能想到,這位父親經受了多少磨難:他不顧其他家長及行人一遍遍地勸阻,承受著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的危險,用雙手不斷挖掘,就這樣堅持38小時,兒子終於被救了出來。父親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毅力呢?因為他時時刻刻地想著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父親相信自己的兒子沒有死,忍受著飢餓乾渴,直到兒子脫險的那一時刻。發現孩子後,父親還問兒子:“這裡有幾個小孩活著?”發現自己的兒子後,還關心別的孩子,這難道不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嗎?

俗話說的好“言傳不如身教”,兒子在父親的影響下也臨危不亂,鼓勵其他孩子不要害怕,堅持了38小時;看見了光明後,他關心其他的孩子,兒子說:“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這種具有關愛同學精神的孩子,難道不是很了不起的嗎?在廢墟中兒子堅信父親一定會來救他,在廢墟上父親堅信兒子還在等他,這難道不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嗎?

堅持救子的父親和一個關愛同學的兒子讓我們明白:生活中,難免會碰到一些“困境”,對付它們的辦法就是遇到困難要臨危不亂,還要有堅定克服困難的決心,這樣,困難就不敢逼近你,光明也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