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課文梅花魂讀後感2篇

《梅花魂》讀後感

讀後感一:

轉眼,就是12月了,又是梅花開放的季節。我看著電腦上閃動著的賀卡上的梅花,又想起了我學過的一篇課文——《梅花魂》。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鶯兒小時候在東南亞星島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的事。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一幅墨梅圖上面弄了一個黑手印,外祖父便頭一次訓斥了媽媽,並用刀片和細綢子把墨梅圖弄乾淨。作者並不理解祖父的行為。後來媽媽準備和我一起返回中國,我很高興。但我去詢問外祖父是否一起歸國時,外祖父卻哭了。離別的前一天,外祖父語重心長地將墨梅圖贈與我,並讓我好好保存。離別時,外祖父將一塊繡著梅花的亞麻手絹送給了我。

梅花魂的“魂”是梅花的精神,也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課文里這樣說道:“‘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是呀,我們中國出了許許多多有骨氣的人物,從古時候的屈原、勾踐,到現在的董存瑞、黃繼光。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首浩然正氣歌,有骨氣的人浩浩湯湯宛若星辰,不可勝數。我們長大以後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有梅花精神的人。

讀後感二:

有一句老話: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些話都是描寫梅花的詩句。昨天我們就學了一篇描寫梅花的課文叫--《梅花魂》。

課文中主要寫了:梅花的精神和品格以及一位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地眷戀,讓我們領會到了一位身在異國的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作者出身在東南亞的星島上,有一次,作者五歲的那年,又一次在書房玩耍,一不小心就把墨梅圖上留了個髒手印,外祖父看到了,頓時拉下臉來說:“這清白的墨梅圖,是玷污的嗎?”外祖父用保險刀片輕輕地颳去污漬,又用細綢子慢慢的抹淨。“我”看見外祖父大發雷霆,“我”的心裡很害怕:“一枝梅花嗎,有什麼稀罕的。”有一天,媽媽對“我”說:“鶯兒,我們要回中國了。”“為什麼要回去呀?”“應為那才是我們的祖國。”“就是像一隻金雞的地方嗎?”“是的”我小小的心充滿了好奇。回國的那一天,外祖父早早的起床送我他最喜歡的墨梅圖,外祖父還說: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俞精神、俞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花,鶯兒你要好好的保護那張墨梅圖。船要開了,媽媽狠下心,拉我上船,淚眼朦朧的外祖父也一起上了船。

這篇課文激起了我對梅花的喜愛,更表現了外祖父擁有一顆熱愛祖國的心。

讀後感三:

毛主席曾讚揚梅花:“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堅貞不屈的梅花,歷來是我們中華的民族魂的代表。

作者的外祖父是一位遠居星島的華僑,外祖父善長唐詩宋詞,還能書會畫,在新加坡有絕對的人氣和優越的條件。但即使如此,外祖父對祖國依然無限留戀,對祖國有一顆赤子之心。

在古代,也有不少人擁有梅花的精神:抗金名將岳飛,一心為了祖國的山河統一,殺敵永遠沖在前沿,用行動驗證了母親繡給他的四個字“精忠報國”;抗元名將文天祥,在黃公灘的背水一戰中失利,被元兵用金棍擊傷膝蓋,但依然不肯屈服……這不是梅花魂嗎?

1945年,中國那一個個把梅花魂融入生命的英雄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奪回了自己的領土。然而67年的今天,日本居然想買走我們的領土——釣魚島!每一塊中國的土地都是祖國母親的孩子,難道那20億日元就能抵得上中國的血肉?難道會有一個母親願意將自己的孩子賣掉嗎?現在,我們應該拿出梅花魂的精神,保衛自己的國土!

其實,對我們小孩子來說,愛國只要做一些小事,也是從小事做起:每天充滿敬意地向國旗敬禮;認真的學習,完成自己的作業;多走幾步路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讓祖國母親的身軀不被玷污;戴好自己的紅領巾,每時每刻記住自己是中國的孩子,應該與其它同胞團結一心……我們的身體流的是華夏民族的血,理應讓它更美,更潔淨。

一個中國人,無論在安樂的生活里,還是在艱難的困境中,都有奮鬥,與困難作鬥爭,把梅花魂融入我們的血液,讓中國這頭沉睡了百年的東方雄師覺醒,重新站在世界的屋頂俯視大地,而不是站在山腳下抬頭仰視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