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讀書筆記10篇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教育孩子的心得書,很值得我們去閱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哈佛家訓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最近無意之中在辦公桌上看到了這本書——《哈佛家訓》

那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作者叫‘威廉·貝納德’。很早以前聽朋友說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可一直沒有時間去拜讀。書的構造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呈現,當我翻到第一頁的時候,就被那些生動有趣而且富有很強的人生哲理的故事給吸引住了,內容結構微妙微竅,富有很大的啟發性,不愧是一部‘經典’之作。下面的3篇文章就是其中的選段,看完這本書之後,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也可以那樣,實在是讓人難以琢磨。真的,在其中悟到了很多很多東西,現在想起來都回味無窮。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很多經典之作,在這些作品中,最讓我受益的就是《哈佛家訓》了!

《哈佛家訓》系列的書現在已經出版了4 本,是由美國威廉·貝約德教授編著的,是一部關於品行、夢想、真愛、智慧、勇氣、處世、自律、感恩、世相、視野及人生的經典之作!

讀了《哈佛家訓》,它讓我沉浸在一個個蘊含哲理和人生成功之道的故事中,讓我明白在以後或者將來在社會上應該如何處世,要在學習上嘗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讓我明白了在社會上魚龍混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他人交往、結交朋友,首先要學會“看”人,看他的品行、道德,看他在社會交往圈子中那些所謂朋友的言行如何,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結良師益友。它還讓我懂得了該如何 擁有夢想,怎樣去實現,它還讓我知道如何對待長輩……

總之, 讀了《哈佛家訓》讓我受益匪淺!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哈佛家訓》是一本既能培養我們學習能力又能帶領我們走上成功道路的書。在這本書裡面有一個聰明的女孩子,她會用包擋住污點,用另一種思考方式解決問題。

這個故事講的是人事經理髮給最後招聘總經理助手的三個女孩子,一人一件白色的公司制服和一個黑色的公文包,要求十五分鐘以後穿著衣服拿著公文包來見總經理,但最後被招聘的是那個聰明的女孩子。

大家知道為什麼她會被錄用嗎?因為她會用另一種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從這件事情我也想到了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數學寒假作業本上有一道題,其實這道題可以用很簡便的方法來算,但我卻用了最笨、最費時的方法,當時還是舅舅悄悄翻開我的本子,後來給我講的。他說這道題的陰影部分可以化為整部分的八分之三,然後再把大圖形除以八,得數乘三就算出來了。

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種快捷簡便的解決方法,難道我們一定要用那種複雜的解決方法嗎?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暑假至今,我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裡面的一個個小故事讓我難以忘懷,不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六顆子彈》這篇故事了。

裡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卡爾森被一位拿著左輪手槍的瘦小男子打劫了,把卡爾森身上的貴重物品拿走了,當男子正要離開之際,卡爾森以不好向家人交差的理由,讓男子在卡爾森身上的六個部位分別打了一槍,這時,卡爾森向男子要回貴重物品,男子舉槍威脅,卡爾森笑著說:“沒子彈了。”於是,貴重物品物歸原主。

讀了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兒時的一件趣事:“那年我5歲,哥哥7歲。他每次都出去玩,可是都不帶上我,每次出去的時候,都要鎖上門,這天,他又要出去玩,頑皮的我趁早把鎖給偷走了,好讓他鎖不上門,為了不讓他看出破綻,我還是像個跟屁蟲,一直跟著他,他又要鎖門,但是四處都找不到鎖,於是,不過那么多了,玩要緊,他丟下門,去玩了,我也跟著,他去哪,我也去哪,就這樣,我把哥哥弄得哭笑不得,我呢,卻在一旁哈哈大笑,於是,哥哥每次出去玩,都帶上了我。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威廉。貝納德寫給子女的教子課本,這本書里有很多小故事,這些故事講述了關於人的:品性、夢想、成功、思維、心理、創意、覺悟和勇氣。

這本書上有一個叫《一條小麵包》的故事,講的是:經濟大蕭條時期,有位富有的麵包師叫來一些很窮的孩子,讓他們每天來他這兒拿一個麵包。每天,孩子們都來拿麵包,他們都在搶最大的麵包,但是有一個叫格琳琴的小姑娘總是站在一旁,等大家走了,再把最小的麵包拿回家。有一次她把麵包拿回家,看見麵包里有幾枚銀幣……這篇文章告訴我要懂得謙讓,只有謙讓才會帶來好處。

還有個故事叫《土撥鼠哪去了》。老師給同學講一個故事:“三隻獵狗追趕一隻土撥鼠,土撥鼠鑽進一個樹洞。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樹洞裡居然鑽出一隻小豬。小豬飛速向前跑,並爬上一棵大樹。小豬在樹上沒站穩,掉下來,砸暈了獵狗。小豬終於逃走了。”因為小豬的出現,大家都忘了土撥鼠哪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事要有目標,不能三心二意,還要堅持不懈。

我看了這本書知道了,做人要樹立遠大理想,要謙讓,不能三心二意……這本書可真好看,值得我們再三誦讀。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假期來臨的時候,老師向我們推薦一本好書《哈佛家訓》。它是美國作家威廉·貝納德編著。

我每讀一篇都深深的被它吸引,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最後的金錢豹》這個小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是講:一天,一個動物標本製作師愛克蘭扛著獵槍去非洲熱帶森林尋找動物,忽然,一隻金錢豹趁他不備從後面向他發起進攻。愛克蘭受傷後,向金錢豹射槍後,看見金錢豹倒在地上。愛克蘭休息一會兒,把傷口包紮好。卻發現金錢豹不翼而飛。難道它沒死?愛克蘭順著血跡搜尋,來到一個樹洞跟前,發現鮮血染紅了洞口。愛克蘭心中納悶:金錢豹它為什麼要爬到這個樹洞裡去呢?愛克蘭大膽的踮起腳向洞裡望去——啊!他驚異的發現,兩隻豹崽正依偎在金錢豹的懷裡,起勁兒地吸著媽媽的奶水……愛克蘭受到了很大的震動,他的眼睛頓時模糊了,是母愛讓這隻金錢豹在生命的最後一息從新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用剩下不多的乳汁拯救它的孩子。從此以後,愛克蘭再也沒有射殺過任何動物,哪怕是一隻野兔和小鳥。

我深思了很久,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也有位媽媽當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當人們看到她死亡的姿勢有些奇怪,象古人行跪拜禮,在她的懷裡人們發現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孩子。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孩子旁邊放著手機,寫著:孩子如果你還活著,記住媽媽愛你!

這樣的真實故事很多很多……

世界上生命的種類千差萬別,但只有“母親”是沒有差別的,她們對孩子的愛沒有差別的,她們為孩子所表現的無私是沒有差別的,她們願意為孩子犧牲一切也是沒有差別的……,我愛我的媽媽,媽媽更愛我!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教育孩子的心得書,媽媽放在枕邊,我偶然拿過來看看,一瞧卻放不下手了。

這是一本偉大的勵志經典,它從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覺悟這十個方面出發,每個部分舉出十幾個小故事,對人生的各方面進行闡述,告訴我們如何獲得高尚的思想、優秀的操行、健康的習慣。

《一條小麵包》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富有的麵包師,每天送給城裡一群窮苦孩子每人一條麵包。當別的孩子在爭搶最大的麵包時,小女孩——格林琴,卻一直謙讓地站在一邊,拿最後一條最小的麵包,而且不忘感謝麵包師。當麵包師故意在最小的麵包里藏著銀幣時,格林琴又親自送回銀幣。麵包師告訴她:“這錢是上帝對你的獎賞,而且,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願你永遠保持寧靜、感恩的心。”。麵包師的話深深教誨了我。

剛看《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的小故事時,我也覺得那個郵差好傻,寧作苦力,而且有點痴心妄想――居然想靠每天背石頭造城堡!可是當我看到最後時,突然醒悟:其實那些蔑視郵差的人缺少的就是那種“幾十年如一日,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構築自己城堡的傻勁!”,如果我們也有郵差那美麗的願望,我們的未來就會有變得充實、有意義。

而《1000美元可以做什麼》通過戴爾的故事,告訴我們如何去花錢,如何把錢花到最有用處的地方。儘管朋友聚會、擁有車都是他的夢想,戴爾最後還是選擇了創業,最後產生了聞名世界的戴爾電腦。如今,爸媽都會給我們許多零花錢,我們每天用來買零食、買小玩具,看了這個故事後,我希望自己以後能不亂化錢,而是把錢存起來,做個有意義的事。

我從頭到尾,一口氣看了《哈佛家訓》中好多個生活小故事,感覺自己的心靈被提煉了。每個故事都是那么令人回味,給我很多啟迪。有空就會去翻一翻,每次都有新的體會。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哈佛家訓》Ⅰ我已經讀完了,這本書給予了我很深的啟發,讓我產生了許多感悟。目前,我正在讀《哈佛家訓》Ⅱ,這本書和第一本一樣精彩,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

故事《最後的金錢豹》講述了一名標本製作師愛克蘭正扛著獵槍在非洲熱帶雨林四處張望,忽然,一隻金錢豹趁他不備從背後對他發起進攻。金錢豹將愛克蘭撲倒在地,爪子死死的按住他的雙手,出人意料的是,金錢豹沒有咬愛克蘭的喉管,而是咬著他的手腕。在這危急關頭,愛克蘭忍著劇痛,將一顆子彈打入金錢豹的腹部,金錢豹鬆開大嘴,倒在地上。愛克蘭包紮好後,發現金錢豹不見了,一條長長的血帶斷斷續續的延伸到前方,他順著血帶一直往前走,發現兩頭豹崽正依偎在母親懷中,吸允著奶頭。愛克蘭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原來,是偉大的母愛使這隻金錢豹在生命的最後一息重新回到孩子們的身邊。後阿里,愛克蘭把這兩隻小豹崽送給了國家動物園,把木報只成了一架漂亮的標本。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世界上生命的種類千差萬別,但唯獨“母愛”是沒有差別的:她們對待孩子的愛是沒有差別的,她們為孩子所表現的無私是沒有差別的,她們為了孩子,願意犧牲所有的一切!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腦海里浮現著許多搞笑畫面,讓我難以忘懷。

《一道受用終生的測試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中大概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在暴風雨晚上,自己開著一輛豪華轎車,到一個車站,看到了三個等公共汽車的人:一個將要死的病人;一個救過你醫生;一個異性,如果錯了,一輩子後悔莫及。車裡只能做一個人,你會選擇哪個?有人說是異性;有人說是病人;有人說是醫生。一個獨一無二的回答:”讓醫生開車,帶著病人去醫院,自己留下來,和那個異性等車。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我。那是一個中午吃飯的時候,哥哥貿然的問我:“如果咱媽和你媳婦掉進河裡了,你會先救哪個?只能就一個。”這個問題讓我不知所措,媳婦,媽媽,媳婦,媽媽。兩個答案來回在我的腦海出現。我回答:“我先就媽媽,可是,話又說到前頭,救過媽媽以後,我在跳進河裡就媳婦。寧願自己淹死,也不願親人淹死。”我這個回答讓他們刮目相看。

這個問題也有兩個答案,大部分的人救媽媽。救媽媽的原因:媽媽只有一個,淹了就沒了。媳婦呢,沒了再娶唄!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的家教課本。之所以我喜歡讀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里有:親情,童真,習慣,處世,明察,行動,心態,自律,大度,感思,這些道理。

在這個故事中,親情是非常的偉大。

夏季一個傍晚,戈爾丁先生出去散步。看見一個在玩彈弓的小男孩,水準非常差。他的母親在草地上靜靜的看著他。戈爾丁就對那位母親說“:讓我來教教他吧。”母親說“:謝謝你,不用了,他看不見。”戈爾丁很驚訝,他又開始乃心的等待。過了很久,戈爾丁終於堅持不住了。他在回家的路上,就聽到“砰”的一聲,然後是那對母子倆的歡呼聲。

戈爾丁默默地想:這可真是偉大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