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守望

一支簫,一場雪。

北海的羊群如雪,咩咩地叫喚著。天地寂寥,而我的手中,只有一根汗節,也褪盡了它的穗須。

我聽見大漠裡的簫聲,簫洞中似飛出片片白雪,飛出我一瓣一瓣的心。寒冷的雁飛過,孤單落滿我的肩頭。

單于來了又如何?衛律勸降又如何?李陵也無法使我回心轉意。我在守望我的大漢,我的長安。

我咽下羊毛和血,甚至草根。我的頭髮白了,我的身子老了,然而我始終緊握漢節。大漢的氣節,是我守望時的支撐。我永遠不向過眼煙雲的富貴下跪。

漢家天子已經換了。十年,十五年,我沒等到訊息,單于開始害怕,怎么還有這么固執的人?

直到十九年後,我的守望終於完結。我持節歸漢,我開始有爵,有位。但我走時贈與詩的妻已經改嫁,故友死死散散。我的頭比雪還白,我的心比北海還要荒涼。我知道自己已老,將孤獨地走向死亡的花蕊。

然而我無悔,我守望的是我的祖國,我的社稷,我的氣節,扛起的是中華民族永世的驕傲。

在半生的守望里,我不過是與永恆在拔河。

今天,已沒有扣留使節十九年的事了。但我們,還應該學會守望,守望那一座山,那一江水,守望自己的心靈世界。人只有守望一種崇高,才能頂天立地的站立。

就像我,守望文學。

文學是不能當飯吃的,也不能當衣穿的,但我依然守望著,守望著它的美。《論語》的教誨,唐詩的吟唱,元明清小說的薰陶,甚至是生澀難懂的經文,都在我的世界裡縈繞,都使我的靈魂飽滿有力。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守望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樣,才會在物慾橫流時,漫看雲捲雲舒,閒賞花開花落。

只有心靈的守望,才能書寫一個靈魂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