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下大峽谷遊記?

在我的書桌邊,擺著一隻大草帽。它,就來自寨下大峽谷。看到它,關於這次旅程的第二站的一切都歷歷在目。

走上景區的一條小徑,就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一米多寬的木棧道邊,幾十米高的松樹直入雲霄。碧玉一般的樹冠慷慨地為我們遮擋毒辣的陽光,給我們提供了一片蔭蔽。在枝葉的層層阻攔下,仍有幾縷陽光調皮地穿過枝葉的縫隙,在木棧道上綻開了一朵花兒。走在棧道上,時不時可以看到一隻松鼠,“嗖”的一聲就竄到對面的一棵松樹上了。

漸漸地往裡走,松樹被筆直的毛竹代替了。一陣風吹過,能聽見竹葉扭動身子的沙沙聲,高大的竹子在風中碰撞的清脆的聲音。享受了之前的氧氣盛宴後,這無疑又是另一場聽覺盛宴。

再接著,竹子變成了低矮的灌木,有著巨大葉子的蕨類植物覆蓋著巨大的石頭。而就在我們的前方,是一面巨大的石壁。雖然之前在武夷山,我也見過丹霞地貌,但見到這么壯觀的崖壁,對於從小看慣了花崗岩的我,是多么大的震撼!那是多大的石壁啊,約有幾十米高,幾百米長。我想,估計與澳大利亞的艾爾斯石差不多吧。大石壁上,有許多的大洞。這時幾百年萬年經過雨水的不斷侵蝕留下的。而之前的那些大石頭,就是再風化的過程中,失去了支撐坍塌下來的。

之後,我們又翻過了一座山,來到了一個堰塞湖前。不難想像,在幾百萬年前,山上的山石坍塌下來,堵塞了河道,最終形成了這個風景如畫的小胡。水中的小魚不斷躍起,歡送這我們繼續走上木棧道。

接著往前走了幾百米,遠遠地就聽見了水聲。循著水聲往前走,就看到了一條瀑布,宛如一匹半透明的輕紗披掛在這一小面石壁上。而那三股較大的水流,就是這面輕紗無意間重疊的一部分,佇立在瀑布前,聽著水流聲,好像感覺心中的雜誌都被沖刷了似的。就算是離開了許久,耳畔仍是嘩嘩的流水聲。

在寨下大峽谷中,我見證了幾百萬年來的地質變化。我突然覺得我經歷了無邊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