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寫鄉間景色的優秀習作: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是一篇描寫鄉間小路風景的五年級作文,小作者通過寫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表達了自己幸運地認識了新農作物以及感受到了鄉間的寧靜,美好的喜悅。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每當聽到這優美的鏇律,我就渴望到鄉間的小路上走走,感受田野的樸實,泥土的芬芳。在崑山這座現代化、快節奏的城市裡,處處是高樓大廈、景觀公園。但還是被我尋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小道,就讓我帶你到鄉間的小路上走走吧。

周日的上午,國畫課結束,媽媽沒有按原道返回。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去哪裡?從高架橋上下來,車子朝陸家鎮夏橋村最深處的小道開去,經過一個大轉角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田野,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朝那片田野奔去。

走在初冬的小道上,大片金色的田野里有一抹綠著實吸引了我。走進一看,原來是秋天豐收後,稻田裡留下的水稻秸稈,還有那嫩綠細小的麥苗芽,正探出頭來張望著這個神奇的世界。放眼望去,這一抹綠,顯得尤其的耀眼。我由衷對冬日裡這欣欣向榮的綠產生了敬佩之情,在萬物枯榮的歲月中,它們不畏嚴寒冰封,仍頑強生長,等待來年的春風吹拂。溫暖的陽光灑向田野里,也灑向我心田裡,倍感大地的親切。走在田埂上,我哼唱著小曲,燕雀忙著準備冬日的食物。

在小路的盡頭我看到一根根枯枝豎立著,我好奇地問道:“這是什麼?”媽媽笑著說:“這就是棉花呀!它在夏季里開花結果,到了秋天它們裂開了嘴,吐出一朵朵棉花。”我不知道它夏、秋季時長什麼樣,但現在它就像一棵棵枯死的小果樹站立著,幾乎所有的葉都掉光了,只有一個個棉鈴還在枝頭。有的棉鈴還沒未打開,仿佛是一個個沉睡的小天使;有的全部打開了,像一個個雪娃娃咧開著嘴在笑,四瓣的棉殼裡吐出雪白雪白的棉花,我用手輕輕一拉,一瓣鬆軟的棉花就離開了殼。我捏了捏棉花,裡面硬邦邦的,扯掉棉絮,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是棉花子。媽媽說:“小時候她經常要幫外婆摘棉花,曬棉花時經常躺在棉花堆里。”我遐想著問道:“那是像睡在雲朵上嗎?”媽媽回答:“是啊!其實棉花的作用可大了,我們穿的棉質衣服材料都用棉花加工而成的,棉花子也可以煉油,棉花秸稈可以當柴火、藥材、飼料……”

走在鄉村的田野里,我幸運地認識了新的農作物,也感受到了鄉間的寧靜,美好。“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

陸家中心國小校 五13班 符昕妍

陸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