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

爸爸小時候居住在農村,家裡有五姊妹,即便是爺爺奶奶拚命幹活,爸爸他們也是吃不飽穿不暖。為此,爸爸還一邊上學,一邊幹些農活,每天早早起床,匆匆刨幾口飯,就趕去上學,放學了,爸爸會先割些豬草,把豬餵了,然後上山看看自家的田裡有什麼異常,把弄好後才回家,然後接著到廚房把全家的飯煮了後才回到桌子前借著灰暗的油燈做作業。

家裡,一家人能勉強吃飽飯了,爸爸還是跟著爺爺奶奶下地幹活,隨著爺爺拉著板車到縣城裡賣菜。儘管生活如此艱苦,爸爸他們還是能在生活中發現樂趣。在和爺爺拉板車時,遇到下坡路,爸爸他們索性就坐上板車滑下坡去;村里稻草收穫的時候,一捆一捆的扎在田中,爸爸他們就跑到田裡,將稻草堆成“小房子”或“地道”,然後在裡面鑽來鑽去玩藏貓貓,也會在另一個人不注意的時候在他身旁大叫一聲,嚇得他心驚膽戰;夏天裡,爸爸他們去游泳,游完泳後將不小心弄濕的衣服曬在高高的枝頭,走回家後衣服就幹了。

在這樣的條件下,爸爸的成績依然優異。上中學了,爸爸的成績保持在班裡的前幾名,並且每科全面發展,一直堅持到了高考。

高考前夕,爺爺病逝了,但爸爸並沒有增加太多的心理壓力,在考試中考出了自己平時的正常水平,順利考進了大學。

這就是我的爸爸,在這樣的條件下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