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塊糖”的故事

今天,我從一本書中讀到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塊糖”的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校長在校園裡看到一個男生用泥塊砸另一男生,於是馬上制止,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辦公室去。放學後,這個男孩早早來到校長辦公室門口等低著頭等待挨訓。陶校長走來,一面給他一塊糖,一面說:“這塊糖果是獎你的,因為你按時到,我卻遲到了。”男孩驚疑地接過了糖。接著,陶校長又掏出一塊糖放在手裡說:“這塊糖果也是獎你的,因為我叫你不再砸人,你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尊重我,應該獎你。”男孩更加驚疑了,睜著大眼睛看著校長。陶校長又掏出第三塊糖,說:“這塊糖果還是獎你的,因為我調查過了,你砸的那個男生是不遵守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說明你正義、善良,敢跟‘壞人’做鬥爭,應該獎你啊!”男孩忍不住了,流著眼淚呼喊:“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我的同學啊!”校長笑了,又掏出一塊糖:“為你能正確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塊糖,我的糖完了,我們的談話結束了。”

多么感人的一幕!學生打人,校長沒有訓斥,沒有疾言厲色,更沒有體罰學生,而是用四塊糖的方式肯定了學生守時、尊重人、正義和勇於認錯的四個優點,從而使學生一步步認識了錯誤。我很讚嘆陶行知這種高超的批評藝術和教育方法,這種循循善誘的方法值得當今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深思。

而我們一些老師面對學生出現一些問題或者犯一些小錯誤,常常不經過調查又不耐心聽取學生的陳述,不是循循善誘、和風細雨的說服,而動輒訓斥責罵甚至體罰學生。殊不知這種簡單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反常舉動,甚至導致學生身心的異變。學生處在人生特殊階段,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社會的關心愛護老師的精心栽培,批評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我認為批評也是要講究藝術的,只有根據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寓批評於肯定和表揚中,通過告誡、諒解、理解、寬容、暗示等藝術手段,給學生以內疚的心理體驗,才能誘發學生悔改的動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達到育人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