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雞進行曲

今天是爺爺的70大壽,家裡人茫茫碌碌,準備壽宴。爸爸吩咐我的任務是捉雞,然後交給爸爸做菜。

我瞅準了那只在南牆根啄食的大公雞,就一步一步向它靠近,15米,10米,5米,1米。“唰”的一下我迅速撲了上去。公雞“撲棱”一下就躲得遠遠的了,我撲了個空,連根雞毛都沒抓著。

我組織第二次進攻,把雞往小庫房裡趕,這隻雞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真的就進小庫房了。嘿嘿,小樣,看你有多大本事,我一定要把你“捉拿歸案”。當大公雞進入屋裡後,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向前去把門關上,我大聲喊著:“瓮中捉鱉,看你哪跑!”我來個猛虎撲食,它“撲棱”飛了起來,我再一次撲上前去,它又飛走,它把屋裡折騰的“硝煙瀰漫”,塵土飛揚。幾個回合都以我的失敗而告終,我惱羞成怒,順手操起一木棍,向它打去,誰知“狗急跳牆,雞急會跳窗。”它一躍飛上窗台,從小視窗擠了出去。

我灰頭土臉的走出來,爸媽都笑了。看我很失敗,爸爸說:“你可以改變戰術啊,鬥勇不行可以鬥智啊!”我恍然大悟,對啊,人的智商怎么比雞要高的多啊。於是我想起了魯迅在《百草園》里寫的捕鳥的方法。在院子裡撒了些雞食料,在上面用短棒支起一面鐵絲編的大篩子,棒下拴條細繩,我拉著繩的另一端,躲在小庫房裡,等著大公雞吃食,經過兩回折騰,這傢伙吸取了經驗教訓,提高了警惕,遠遠的躲開。別的雞都來吃食,它不來吃。但是,雞就是雞,過了一會它見別的雞吃食覺得嘴饞,經不起美味誘惑,漸漸湊了過來。它剛啄兩口,我見時機已到,一拉繩子把三隻雞罩在了下面。其中就有我要逮到那隻大公雞,我就喊:“爸爸,快出來拿雞。”

爸爸誇獎我說:“好孩子,你把書上學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