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觀潮記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宋代詩人蘇軾寫的詩句。今天就是農曆八月十八號。

今天,五湖四海的人們歡聚一堂,聚集在錢塘江旁邊觀潮。人群還在吵鬧,一線潮急匆匆的跑來了。他像一匹匹奔騰的白馬,還發出震耳欲聾雷聲,大地都在顫抖。一線潮一路小跑,吞沒了一個個丁字壩,好像還沒飽

這還不夠,只要有什麼東西敢阻擋他,他會氣憤地一跳,掀起十米高的巨浪,讓萬物都臣服在他的腳下。

在潮即將衝上岸上時,他總會憤怒的一跳,來顯示它的威力,就像許多沙子一起沖向天空,壯觀極了。

接著,他又侵略了老鹽倉,向美女壩發起攻擊。

“難道就這樣輸了嗎?”美女壩心有不甘。他竭力防守,可大潮太厲害了,他只得舉白旗投降。

當大潮侵略了整個錢塘江後,又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回頭潮。

回頭潮雖然沒有老媽那么厲害,但他也是氣勢洶洶,得意得不得了,放肆的在錢塘江走來走去,臉上掛著勝利的微笑。

這時,我腦中浮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農曆8月十八左右錢塘江會有那么大的潮?

我後來查了查資料才知道:因為這時候太陽、月亮、地球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最大,往往是錢塘江觀潮的最佳時機。

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而錢塘潮是大自然的奇景之一,一定還有更多的精彩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我在很小的時候,便聽人家說:鹽官的潮水十分盛名,是難得一見的天下奇觀。稍大一點時,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為《觀潮》,這文章寫得頗有風度,就這樣,錢塘江成了我最嚮往的地方。然而,幾年後,才知,原來鹽官就在海寧市內,乘車半小時便到了。於是,我年年看潮,但百看不厭,今年也不例外。每每看見“觀潮”二字,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幾個月前的景象。

今年的農曆八月十六,可是個好日子。雖然天氣已漸漸入秋,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們家的看潮熱。都說:“十八潮,如山倒,像白浪飛躍的黃山雲海,像日光下瀲灩生輝的雪山銀濤,使人驚嘆不已。”又聽大人們講:“今天風狂浪大,潮是十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嘿,我不由地暗暗高興,這下,我可以大飽眼福了!

約摸12點50分,潮來了。在眼間的盡頭,霎時間,出現了一條白色的帶子,這條帶子越來越寬,由東至西緩緩移動。潮從“s”形,慢慢變成了一條直線,朝我們這邊湧來。潮頭已經挾帶著雷鳴般的聲響,鋪天蓋地地來到眼前,驚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滿江的碎銀在狂瀉,後浪推前浪,前浪引後浪,浪拍雲,雲吞浪,雲和浪絞成一團,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似是千軍萬馬踏江怒吼,亂蹦亂跳,撕咬格鬥……這便是著名的一線潮。在觀潮中,也是我們一家更和睦,更融洽。

滿滿的潮水不正像漫溢的幸福,潮汐有升有落,幸福也不能永遠停留,當它滿滿地呈現在面前時,唯一該做的就是靜下來,坐下來,觀察它,享受它和感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