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華山

五嶽之一的華山,以險著稱。打記事起就聽老人說“自古華山一條路”,我就想,有朝一日一定去看一看這座神山。

國慶長假,我們兩家六人驅車遊玩了楊凌農科城,西安大雁塔,秦始皇兵馬俑後,於4日晚宿於距華山60餘里的華縣。當地老鄉告訴我們華山是座石山,游華山一定要看日出才顯更有意義,頭天晚上就得上去。爸爸身體不好,無法徒步上去,再說我們已在旅店交了錢,只有白天登山了。

次日5點我們出發的時候還是夜色蒼茫,走著走著地東方便露出了魚肚白,綿延起伏地群山已漸漸顯露在天際與大地之間。7點多我們的車到了北峰售票處,買了門票和車票後,由中巴車把我們送往北峰索道。車盤鏇而上,山腳下還是倉松翠柏,漸漸地變成石岩峭壁,石縫間或有幾枝灌木探出。蜿蜒而上,似乎要山窮水盡,猛一轉彎,又一條水泥路從車前閃出。兩邊的石壁變成了一條條瀑布靜靜地掛在那裡,澗間或有溪水潺潺。車行約20分鐘,一就到了北峰索道,坐纜車往上走,一條條石瀑慢慢地從眼前出現~消失~出現~消失,仿佛自己變成了一隻鳥在往上飛。還當在夢境中神遊,纜車便到了終點。登上北峰,前望是山澗,兩邊的石瀑從山頂直掛下去,沒有盡頭。後望,見東南西三峰峰頂似一大元寶。在此留影,可討個財源廣進的好彩頭。峰頂有金庸先生所題的“華山論劍”志碑和魚嘴石。

如果你認為登上北峰便是登上了華山,那你完全可以打道回府了。但是,對於坐索道上山的遊客來說,應該才是剛剛開始,接下來你就要手腳並用的去“爬”華山了。遙望登山的隊伍,似一條彩線,綿延通向遠處的山峰。下峰頂過一個山坳,手拉鐵索一階階的往上爬,鐵鎖外是懸崖峭壁,有時登山的台階僅能供兩人通過,或許擦耳崖由此得名吧。在一線天的最窄處須挺身後仰方能通過。台階陡處似梯子要手抓兩邊的鐵鏈往上爬,從下邊望上看,如一個人踩著另一個人的頭頂,謝天謝地,終於上來了,休息一下,喝口水。我正在慶幸像我這樣的身體也能爬上這樣的天梯時,遠處傳來了一聲聲喊叫,抬頭一看,我的那個天呀,登山的長龍似乎是畫在峭壁上,人們呼喊著往上爬,雖不似此段這么陡,但那長度高度給你的感覺是剛才的路才是萬里長征走的第一步。登華山,手腳並用,雖陡但不覺得累。這么陡我都可以上來,我還能上不去嗎,那么多人都在往上爬,你要是下去,豈不是成了眾人的絆腳石。上,一定要上,我一定會上去。

手拉索鏈,一階階往上攀登,往下看給你自信,往上看看到希望,終於這段最難走的路被我征服。過中峰,到東峰看觀日台,遠眺雲霧浮在天邊,早晨,火紅的太陽從這雲霧中冉冉升起,晚上她又從另一邊緩緩隱去,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維有身臨其境方能體會。下東峰,上南峰,站在南峰之上的落雁峰,天近咫尺,遠處群山環繞,連綿起伏。南峰有煉丹爐,老君洞,傳說為老君煉丹的地方。這裡望西峰,峰頂有一倉松,整個峰頂似一朵倒放的蓮花,神話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發生於此。

通往西峰的路像一座大壩,或者說更像一條半側躺著的魚背,左側是懸崖,右側稍緩,整個路面就是是渾然一體的石頭。登山的台階就鑿在這塊石頭上。看著我一瘸一拐地挪動,媽媽問我還上不上去,已經到了最後一峰,或許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也就兩三百米的距離,我說一定要上。這真是明智之舉,從西峰迴望北峰,這裡的石岩就像許許多多粘在一起的竹丕由看不到底的谷底直插蒼穹,到此,華山的險峻才真正展現在你的眼前,怎不使你由衷的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上天賜給我一雙翅膀,我要振翅高飛,去領略這人間仙境。此時已近下午四點,我們倆決定立刻乘索道下山。西峰索道處人山人海,有警察在維持秩序。人群像走迷宮一樣在被鐵柵欄圍成的通道裡邊蛇行前進。索道入口是在一個隧洞裡,完全由人工從整體的花崗岩鑿出一個洞,四壁清晰可見鑿挖時留下的釺痕,可以想像華山就是地殼運動中被整體抬起的一塊大石頭,億萬年來石頭的表皮風化形成的。纜車像“瘋狂老鼠”,落差大時瘋狂直下,至支撐塔點又慢慢悠悠,接著又俯衝直下。在纜車裡,華山美景再次從頭到腳呈現在你的面前。纜車慢慢進入一個隧道,我們以為終點站到了,剛要準備下車只見旁邊的提示牌上寫著索道中繼站請勿下車,纜車就如同火車在這裡更換了一次車頭後繼續爬過一座高山,終於到達終點。此時已是筋疲力盡,腿腳已不聽使喚,只能一階一階的往下倒,至於出山口的石牌坊寫的什麽,已無心去看了,如果由此是在進山的時候,那一定要拍照留念的,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快坐上車回到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