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所想記事

懷著迫切的心情,我們踏上了開往武漢的高鐵。

舒適的空調,寬敞的座椅,還有座椅前的小餐桌,讓我以為是在飛機上呢!可是不久,媽媽去廁所回來後抱怨說:“廁所沒法上”。後來我去的時候一看,確實如此:馬桶上濕乎乎的,讓人無法使用。我緊緊地捂著鼻子,恨不得立即逃出來。此情此景讓我想到如果是蹲廁該多好。如果實在不行,可以設兩種廁所,一種馬桶,專供老人、殘疾人使用。另一種蹲廁,供大眾使用。還有,使用者要注意衛生,愛惜公共財產,像在家裡那樣使用就好了。乘務員要定時做衛生,消毒。這樣就乾淨衛生了。但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酒店、家庭都用馬桶?帶著這個疑問,我問媽媽。她說:“那是專供少數人使用,而且使用時也很注意衛生,所以可行。但在列車這樣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上,很多人的使用習慣是圖自己隨意,很少考慮他人。造成大家的不便”。

通過這件事,我想:我們做事的時候,不能一味的追求檔次,要顧及實際情況。現在實際已經如此,就要加強乘客的使用宣傳和管理,以及乘務員做衛生的次數。

高鐵上很無聊,幸虧只用了三個半小時。想起媽媽以前從廣州去武漢要乘坐一夜的火車,而飛機只要2小時就到達,方便又快捷。但我一直在思索:為什麼火車那么慢,還有很多人哪怕是站票也要乘坐它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爸爸。爸爸解釋說:”飛機、高鐵,雖然節省了時間,但是是高消費,一些打工族出行一次,要花掉他們半個月的積蓄。比較起來,火車雖然慢一些,但價格他們可以承受。“喔,我想起來了,記得我在電視上看過春節前廣州火車站的廣場上,黑壓壓的都是回家的人們。他們有的帶著被子,有的拖著行李,露宿在外面,忍受寒風的侵略,一定是為了省錢吧!

有錢真好,看來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長大後要做一個乘坐飛機與高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