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販號子

江南小鎮多小販。走門串戶的各色人等拉開嗓門喊出的各種音調,聽來饒有意趣。

清晨,一茬又一茬的蘇北婦女用“雞蛋鴨蛋喲——”的號子拉開了晨曲的序幕,接下來,“換糖換眼線、破布頭老棉絮換銅鈿”的收破爛號子又終日不息。“爆——炒米!”這喊聲最近久違了,原來是爆炒米的蘇老漢已經作古,留下的炒米擔子後繼無人,那蘇老漢霹靂似的號子聲卻深深印在江陰人的腦海里。下午三點多鐘,“甜酒釀要伐!”的喊聲又在小巷深處響起。

蘇州城裡的“阿要買白蘭花”“五香——茶葉蛋”、“桂花——赤豆糕”之類的小販號子,在鄉鎮小巷裡壓根兒聽不到。這裡的小販號子有“箍桶啊”、“阿有洋傘修”、“賣蔑席”、“修棕棚”……最近又新興了一批吆喝小販:“收酒瓶子羅——”這些小販來得蹊蹺,空茅台酒瓶收到十元一隻,值得研究。倒是腳踏車上掛著錄音機,放著高音喇叭的,一聽就知道是回收舊電器和修理電視機、空調機的外鄉客又來造訪了。

還有一些小販號子絕了跡,如“補——碗 !”只留傳下一句歇後語,叫“江西人補碗——自顧自。”這“自顧自”就是打碗釘的磨碗聲。由於日用瓷器工業的發達,現在再也找不到九斤老太嫌碗釘貴的細節描寫了,而吆喝“生鐵補鍋子——”的小販也早已換了行當,因為家家都用鋁鍋、搪瓷鍋、不鏽鋼餐具,即使舊鐵鍋壞了,主家也懶得請人補,把舊鐵鍋往收舊販子的框裡一撂:“隨便給點錢,甭秤了!”

近年來,穿講漂亮,住講寬敞,用要高檔,吃講營養,江南人許多生活習慣都改了樣。小販的吆喝聲也改了花樣。江南美,除了青山綠水,恐怕還蘊含了千姿萬態的吆喝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