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我們為什麼而學習--這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戴旭說:“今天,2024年的中國人,比那個時候的中國人好到什麼地方了?有一種車,2500萬美元,全世界只有5輛,3輛在中國!可是,這么富有的國家,面對周邊所有的挑釁,沒有一次有雄性反應的,美其名曰”韜光養晦“,魯迅時期,阿q只一個,現在到處都是!現在很多中國人不僅不敢迎接戰爭,連談論都不乾談。一些國家屠殺華僑,不敢動用軍隊。當年祖國遭入侵,多少華僑救祖國,現在華僑遭難,我們卻不能去救,作為軍人我真是仰天長嘯!連去年某太平洋島國動亂,外國媒體猜測中國可能會派軍艦接僑民,我們的學者一連幾聲反對,認為不可行,不可能,嚇得尿褲子。軍隊就是為國家利益為人民服務的,怕什麼呢?軍隊是讓別人怕的,可是我們自己的那些號稱足智多謀的學者,自己先害怕了,貽笑大方!”

前兩次中國被洗劫,從國策上看都是中國步步退讓導致的:1840年從虎門退到北京的圓明園;第二次是從琉球退到北平的盧溝橋。總想息事寧人,結果引火燒身。它進一步,你拿點肉,它當然得寸進尺了。日本當年占了東三省以後,也曾經試探蘇聯,結果蘇聯派出朱可夫殺雞用牛刀,用機械化軍殺日本的步兵軍,一下子熄滅了日本北上的念頭,又沿著華北蹂躪中國了。這世界永遠是欺軟怕硬。今天,世界又在東海、南海、西南亞、中亞和東北亞對中國步步進逼了。中國還有什麼地方可以退?還有什麼多餘的肉可以餵狼?

當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他們一邊燒圓明園,一邊想:萬一有一天中國起來了,他們的青年,拿著跟歐洲一樣的武器,到歐洲復仇怎么辦?所以,當一個中國古董商給他們出主意挖清朝皇帝陵墓的時候,他們拒絕了。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了,那一幕永遠也不可能發生了。中國人有那個志向嗎?所以,有時候我一聽到有些中國學者說,中國不能去救自己的華僑,不能去收回自己的領土、領海,怕人家說中國威脅論,就非常噁心:威脅世界?你配嗎?你有那個能力,有那個雄心嗎?你以為你是漢武大帝的後裔還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自作多情!西方富裕了52024年,美國也富裕了一百多年,依然精神抖擻。中國才改革開放30年,剛有一點小錢,就又貪圖安逸地眯起了眼睛。

面說gdp的時候,說中國的工業結構,這是中國另一個致命的身體上的死穴。二戰前,史達林說:中國沒有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它。從晚清到民國,中國一直就像一個富裕、漂亮、柔弱的寡婦一樣,誰都可以掠奪她,欺辱她。今天,中國還是沒有像樣的現代工業,沒有在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航天工業最突出,也不過相當於美俄50年前的水平。航空工業不說了。幾種主戰飛機的發動機都是外國的。沒有自己的大飛機。航空母艦就更不用說了,到我們造出來的時候,也不過是追上西方12024年前的水平。美國的航天母艦現在已經在試飛了。

我們偷懶我們糟蹋米飯-我們玩手機看小說我們追星捧族-我們追逐時尚-

我們裝扮非主流-我們耍帥扮酷

他們吃頓飽飯便是奢侈-他們寄封信便需要徒步幾公里的山路-

他們整年見不著自己的爹娘因為他們都常年外出打工-

他們鮮少喝到甘甜的水-

他們不知道城市裡的高樓大廈-

他們渴求讀書卻買不起一支鉛筆-

吃難以下咽的飯菜-

用樹枝在地上寫字-

在寒冷的冬季生凍瘡-

拖著小小的身軀劈柴-

仰望遠方想念他們的爹娘-

一個青年人把他的第一本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書稿寄到了出版社。過了一個星期,書稿被退了回來。他想了想,又將書稿寄給了另一家出版社。過了幾天,書稿退了回來。他咬咬牙,又將書稿寄到第三家出版社……最後他寄了十六家出版社,被退回來了十六次。

十六次失敗!這對於一位愛好文學的人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果然,他先是失望至極,繼而拍案大怒,還一把將書稿扔進了火爐里,但在這樣一個時刻,他的妻子把書稿搶了出來,還鄭重地勸了他—句:“你應該再試一次。”—句話提醒了他。他冷靜地想了想,決定再試—次。他第十七次把書稿寄了出去。果然,第十七位出版商看中了這本書,決定立即出版,而小說也果然—炮打響。

隨著小說的熱銷,世界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他成功了!從此成了聞名世界的大作家!

這個青年人就是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地心遊記》等著名書籍,被稱為“科學幻想之父”。

生活對很多人來說,寸步難行,可是他們卻風雨兼程,我們,有什麼資格無痛呻吟?謝謝這些人,讓我學會生活,學會勇敢,學會感悟......-

凡爾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顯而易見,是堅持。而堅持的一個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勇敢地再試一次。是的,在許多時候,只要少試一次,勝利就會與你擦肩而過。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再試一次!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

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僅僅是環境,其實是心態在控制-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事業和成就,甚至-生。

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僅僅是環境,其實是心態在控制-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事業和成就,甚至-生。

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

人生有幾件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自製的力量,冷靜的頭腦,希望和信心。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精心敲擊每一顆釘,精心地加上每一塊板,精心地豎起每一面牆,用我的雙手和智慧建造一座屬於我自己的漂亮的房子。要知道:我的學習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