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的作文國中優秀作文4篇

時光指尖匆匆過,流失的是傷心的年輪;光陰匆匆心間趟,等待的是默默的希望;百感交集在心中,對你祝福放心頭。祝你五四青年節快樂!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青年節”的作文吧。

青年節的作文國中優秀作文1:燃燒吧,青春的火焰!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爭艷的季節。在新世紀的陽光和五月的鮮花播灑進每一個人的心靈的時候,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青年節。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每一個追求事業的人,每一個珍視生命、嚮往著美好前程的人,在這個時刻,都會強烈地感受到無限的活力與勃勃的生機。帶給人們這活力與生機的,不是一張普通的日曆。在這張日曆上,人們看到的是青年人特有的朝氣,是飄逸的青春的光彩,是迸發的熾烈的激情,是82年前燒起的一團火,它光亮、它耀眼、它激勵著人們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一個世紀。

偉大的五四精神不但催醒了沉睡的雄獅,更推動了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人們不會忘記,那些在陰霾密布的舊中國為科學與**奔走呼號的仁人志士,人們更不會忘記,千百年來,那些為民族的解放和進步奮鬥終生的英雄。此時此刻,如果有人問我,你心目中的當代英雄是什麼樣的人,我會大聲地告訴他,那就是我親愛的戰友們、道里區檢察院的青年檢察官們!

我們沒有優秀共產黨員、檢察戰士吳信林等許許多多英模人物那樣的驕人業績,我們沒有海空衛士王偉那樣的英雄壯舉,但是,當我們用嫻熟的辦案技巧,把惡貫滿盈的犯罪分子送上法庭的時候;當我們豐富的偵查謀略,把曾經顯赫一時的腐敗分子斬於馬下的時候;當我們追蹤千里,不負眾望,把潛逃外地的人犯緝拿歸案的時候;當我們歷盡辛苦追為企業回贓款,看到企業職工的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何止是欣慰與自豪!

是的,我們沒有賓士,沒有皮爾。卡丹,我們不要虛名,不圖財富,我們無所謂榮辱、進退、得失……

我們憑的是一腔沸騰的熱血,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我們靠的是一身凜然的正氣,對事業、對職責的無限忠誠;我們仰仗的是人民民眾的理解、支持和信賴。這一切,比權勢更珍貴,比財富更殷實。有人說,鮮花的事業是甜美的,果實的事業是充實的,但我們選擇的,是把自己辛勤的勞動,化作滿天的雨露,洗淨空氣中的塵埃;把自己滿腔的熱情,化作燃燒的烈焰,把大地上的雜草連根燒掉,讓我們的天空更加純淨,陽光更加燦爛,江河更加清澈,讓我們的社會結出更多更美的花,更香更甜的果。

一百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不過是白駒過隙的一瞬。新的世紀已經開始,歷史的長河經歷了無數個轉折,正在領引著我們走向繁榮與強盛。八十二年前誕生的嬰兒,如今已經垂垂老矣,但八十二年前誕生的五四精神,在今天,在將來,將永遠璀璨奪目,因為,青年,將永遠是時代的先鋒,是未來的主人。“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今天,是時代的潮頭,我們,是今天的弄潮兒。讓我們面對著世界,面對著明天,吼一聲,燃燒吧,青春的火焰。

青年節的作文國中優秀作文2:5.4青年節感想

許多革命先輩,他們在敵人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幸福而和平的今天,方誌敏就是其中一個。

方誌敏——一個耳熟能詳的中國共產黨員。由於叛徒的出賣,不幸被捕。當他被捕後,敵人們又來搞“慶祝會”,把他帶到大會的講台上去“示眾”,妄想藉此宣揚他們的勝利,打擊民眾的革命熱情。

他挺立在台上,那么地鎮定自若,那么地冷靜,好像不是一個被捕的人。上饒的革命人民誰不敬仰他,他們一看到方誌敏落在敵人的手裡,心情無比沉重,對那些敵人,嘴裡有說不盡的恨。敵人們是那么殘忍、兇惡,但方誌敏在最後幾秒,抓住時機,給大家說最後的宣傳。方誌敏這種鎮定自若的精神多么可貴。以後,很多敵人引誘他投降,但方誌敏卻說:“不!我們不會投降!”他的這句話告訴著每一個敵人,但敵人們依然不放棄,想引誘方誌敏,答應他只要投降,就可以享盡榮華富貴,但方誌敏凜然正氣,他沒有出賣革命、出賣戰友,他說:“革命者寧可被敵人殘殺,決不投降敵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因為他始終堅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英雄氣概。敵人們見他意志堅強,無計可施,就“成全”了他,最後,他在1935年1月24日光榮的犧牲了。

今天,我們過上了安寧的日子,多么舒適,沒有爭吵聲,我們不禁會想起;那些在敵人面前不屈服、視死如歸的國際主義精神的革命者,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自己卻犧牲了,他們雖然沒有享受到安居樂業,但他們曾為了人民的希望——共產黨,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精神一直千古流芳。方誌敏永遠存活在每一個的心中!我們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他們把自由給了我們,自己卻犧牲了,如果換上我,我一定會選擇自由,多么可貴的精神啊!

他們為什麼會不願屈服呢?為什麼會那樣忠貞呢?原因就在於他們有著為自己的理想,為人民的崇高的革命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催人奮進的興奮劑;是衝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原動力;是摧毀反動派的致命武器,以及,他們有一種人生信念。

我們生活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在空中飄揚時,我便會想起方誌敏、江姐、劉胡蘭以及更多的革命者,他們用生命換成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珍惜吧。

青年節的作文國中優秀作文3:為了心中的夢想

小草,因為有了夢想破土而出;溪流,因為有了夢想勇往直前;雄鷹,因為有了夢想展翅高飛;青年,因為有了夢想艱苦奮鬥。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應當全力以赴。

有人說,青春是火紅色的,它象徵著奔放的熱情,沸騰的生活,興旺的學業。不信,你看那腳手架上閃爍的火花,煉鋼爐旁奔騰的鐵流,******前涌動的紅旗……有人說,青春是翠綠色的,它象徵著生命,孕育著希望,代表著未來。不信,你看那畫架下不倦的揮灑,鋼琴旁執著的追求,運動場上矯健的騰躍……有人說,青春是雪白色的,它象徵著純真的心靈,無私的品質,天真的幻想。不信,你看那河水中嬉戲的浪花,寒風中屹立的雪人,天空中穿梭的白雲……

要我說,青春本無顏色,它是一張透明的畫紙,等待你去描繪,任你走筆,任你著色。而夢想就是你的調色盤,你想要什麼顏色就有什麼顏色。但是只有走過花季,走出雨季,付出汗水,奉獻才智,努力為著夢想的希望而拼搏,青春才會呈現出各種絢麗的色彩!

一位哲人說過:“夢想是地球上最美的思維之花。”是的,有了夢想就有了奔頭,就有了人生的航標。從小到大,我的夢想有過許多,夢想去翱翔、去當詩人、去當畫家等等。千奇百怪,卻都很美好。

我不在乎衣著打扮,也不在乎吃好喝足,只在乎夢想的希望。我願和陶淵明去欣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緻;和龔自珍去證實“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真言天理;與李白共希翼“長風破浪會時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美好願望;同蘇東坡相守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想之情……

我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陶醉於“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我不懼怕失敗,因為心是無暇的碧玉,即使碎了,那又何妨?只要問心無愧,只要努力拚搏過,那結果的好壞並不是最重要的。是啊,奮鬥是一個過程,我就是喜歡這個過程。雖然坎坷,有荊棘,有風浪,但人的力量永遠是無敵的。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有堅韌的步伐,我相信定會走出一條光明大道,定會瞧見那天邊的七色彩虹。對,那就是對成功者的嘉獎,那就是勝利的信號,那就是耕耘後的收穫!

為了青春的夢想,讓我們像小草一樣破土而出,像溪流一樣勇往直前,像雄鷹一樣蟬翅高飛吧……現在是我們奮鬥的時刻,讓我們乘載著夢想乘風遠航吧!

青年節的作文國中優秀作文4:永遠的五四

今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各種不同尋常的紀念活動紛至沓來,五四運動的新詮釋也不絕於耳。也有人批評五四運動中的缺陷,比如發生違法火燒房子等等。不論五四有多少不盡人意之處,她在我的心中,或許在曾經年輕過的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已定格為一種精神,一種符號,一種榮譽,一種象徵,這就是愛國、科學、民主、新文化。

穿越90年的時光,回首崢嶸歲月,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愛國嗎?當孫中山抱怨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他可曾注意到,專制的“麻袋”被打開後,曾被麻袋緊緊封住的億萬個“土豆”會四處流散?正是偉大的五四運動把一盤散沙、四處流散的“土豆”——億萬中國人重新聚集在愛國的新幟下。

當美國總統甘迺迪大聲疾呼:不要問你的祖國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祖國做過些什麼,你是否想到,這個美利堅合眾國是由美國人自己締造的家園?當作家白樺輕輕地問自己:國家不愛你,你還愛她嗎?他顯然弄混了國家和政府的區別。國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國家,是我們永恆的家園。我們不愛,誰愛?儘管它有許多瑕疵,是那么的不如意,我們仍然深愛著她——因為她是我們的祖國。愛國並不等於盲目的排外,排外並非愛國,正如競爭並不等於侵略一樣,我們要敢於競爭,在全球化過程中,為國家競爭更多的正當利益。我們也要善於合作,要與各國人民一道創造一個多贏的世界。

我們也不妨自省:我科學了嗎?高歌呼籲科學90年了,還有人打著偽科學在騙人,用科學的“方法”造假、坑人,如往牛奶里摻入三聚氰胺,用敵敵畏泡製火腿,教授造假論文,假冒偽劣俯拾皆是等等。科學是求真的,當被視為社會的良知——知識分子都敢造假,你還能相信誰呢?不要忘了,科學是一種思維方式,是認知的工具,也是一種心態,講科學就是要求真務實,改變中國人“一夜暴富”的心理,要“流著汗去吃麵包”。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以犧牲環境、透支未來、不可持續的經濟成長方式。

我們也不妨反思:我民主了嗎?換句話說,我們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走了多遠?還有多長的路要走?相比千年專制,我們的確民主多了,但離五四那一代青年人,“一二九”一代、“老三屆”一代青年人乃至70後、80後、90後的青年人心目中的民主還有多大的距離呢?民主是一種思維或生活方式,我們要學會“我反對甚至厭惡你的觀點,但我會用生命捍衛你發表觀點的自由”的博大思維和胸懷。民主既是激勵手段,也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終極價值目標。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但民主是舶來品,在社會發展的某個時段上,甚至是奢侈品。民主更是一個不斷生長、不斷建設的長過程,我們要多一份理性,多一點耐性,多一份努力,多一點信心,來建設我們偉大國家的民主憲政制度。

同樣,我們也不妨拷問:我新文化了嗎?我們是否兼容並蓄,在繼承古老中華文明的精華基礎上,創造出了現代中華文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品格,更是一個國家的底蘊。制度規則可以趨同,文化則應求同存異。在創造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征途中,也許任重而道遠。

探索新文化、圖存救亡的五四運動的激情歲月,已漸漸遠去,它甚至消失在光怪陸離的城市及其市民的燈紅酒綠之中。但我仍然堅信,作為一種精神、一種符號、一種榮譽、一種象徵,她永不褪色,永遠銘刻在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