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記敘作文

篇一、五四青年節記敘作文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昂揚之歌,迴蕩著歡快,美妙的鏇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畫著著瑰麗與浪漫的色彩。

xx年前,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他們打開新時代的篇章,拋開腐朽的統治社會,為中國的改革作出巨大貢獻!

今天,“五四青年節”來臨,我們流淌著的是我們烈士英雄的血液,我們享受著的是我們的革命烈士用生命構成的和諧社會。難道我們不該把這赤色的旗幟,這浸染著祖祖輩輩鮮血的旗幟,扛進二十一世紀嗎?不該讓它飄揚於神州大地的天空上嗎?

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最奇妙、最燦爛的一站。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神秘等著我們去開採、去挖掘。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於人生價值的認識、乃至於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作為21世紀的青年應該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如何把握機遇呢?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是學生,學生的使命就是學習。學習決不是口頭上說說,要用實際行動表達,我們是為自己未來學習,也為了祖國,為了先烈們。我們是21世紀的青年,在如今祖國仍不夠強大,需要我們來為祖國拼搏出一個光明的未來,用我們的知識來武裝祖國。不要讓祖國像如今這般落後,日本都敢和中國爭我們的國土魡魚島,菲律賓這種小國也敢爭黃岩島,這不僅是羞辱了祖國,也羞辱了我們青年。這說明國家落後,仍不夠強大。今天五四青年節,我度過了我第一個青年節,我心中宣誓將儘自己最大的力量,貢獻祖國。倘若以後有必要,也要將最後一滴熱血灑在神州大地。所以我要奮鬥,努力!

篇二、五四青年節記敘作文

21世紀是我們青春執筆,鄭重描寫的時代。“天空沒有痕跡,我們用青春划過”。

青春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旅途中一道美麗的風景;青春是奮發,青春是創造,青春是邁步進取,永往之前,青春是美麗的,它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盼,充滿著求知的渴望和競爭的豪情。

青春是邁步進取,勇往直前的時期。

聞名中外的橋樑專家茅以升,出身貧寒,7歲入國小,10歲上中學,15歲進大學,他學習刻苦認真,在圖書館收集整理資料近千萬字,有整整200本讀書筆記,被保送去美國留學後,僅一年便獲得碩士學位,成為美國加里基理工學院第一個工學博士,當時才24歲的他,青春勃發,刻骨鑽研,成就事業。可以說,他把青春的光輝燃放到了極致,把青春的潛力發揮到了頂點!三國名將周瑜,24歲就做了東吳大都督,青春年華,雄姿英發,統帥三軍,擔當大任;諸葛亮位居蜀漢丞相,也只有27歲;偉人當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只有25歲,29歲時又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成了一代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家。

青春是成才的黃金時期!

牛頓23歲,發現萬有引力;愛因斯坦26歲,創立相對論;華羅庚成為知名數學家僅25歲,詩人王勃寫下千古不朽的名篇《滕王閣序》只有20歲,青春的智慧為他們豎起了永恆的豐碑!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為了更好的明天拚命努力,前方沒有終點奮鬥永不停息。

坐在池邊亭下,淚流滿面獨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訴我們,她永遠銘記著她青春歲月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那是她在生命中所做出的選擇,也是青春閃光的印證。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告訴我們“從明天起”他將記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為那是他用於“澆灌”他青春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遠地記住了撒哈拉里有她閃光青春的靈魂。梵谷用《向日葵》記住了他獨特的藝術青春……由此可見,把握青春,利用青春,就能創造青春,就能讓青春閃射出熠熠光芒!

青春歲月,春暖花開。我們踏上人生的旅程還不久,前方還會有無數的挫折需要我們去克服,有無數的難題需要我們去面對,風雨也好,艷陽也好,挫折也罷,讓我們充分珍惜和利用青春年華,見證生命天空中一道道亮麗的彩虹。

青春不朽,青春萬歲,讓我們的青春一起閃光吧!

篇三、五四青年節記敘作文

或許到了我們這一代可以稱之為“垮掉了的一代”,漫無目的地追尋夢想而終不得其果。

然後絕望,漸次頹廢。倘如預言家所說的那樣,我們是新生的一代,但同時也避免不了面臨垮掉的危機。起初覺得青年人應該是自強不息,而今頓然失真,愧於言語。青年人所需要的一股活力好比是河流的源頭,渾濁骯髒雖不是他們的本性,但也不見其清澈見底之貌。

現在的青年人正在彼岸的繁華與此岸的寂寞之間徘徊,最終將何去何從,難以抉擇。在成長那段泥濘的路上行走,我們懂得彼此依賴,經歷過後,有的人看見彩虹,有的人則空想一場。憶想八十多年前的“五四運動”中,青年人是最具激情與活力的主力軍,搶占革命的第一線。試問“五四”青年節的來歷,恐怕諸君當中無幾人能知曉,現在讀起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時,或是不以為然,認為那純粹是場歷史鬧劇;或是搖頭回應不知情。如今全國上下都在宣傳“五四”運動是場愛國運動,也是應時代之需求,比如xx分子發動的“314”亂動、台灣公投入聯以及xx分子阻擾聖火傳遞等一連續事件的發生,無不必要強調愛國之精神。於是,愛國便首先從青年人抓起。卻不知,當今的青年人還可曾是“五四”中的青年人么?

暫且不論青年人的個人問題,現在普遍存在著一股虛偽、浮躁之學風。如何正確認識此類問題已成當務之急,我們無需過激的詞語來修飾一切,那些都是華而不實,只能讓人再次陷進虛偽的學風怪圈。

愛國,天天談愛國。何為愛國?縱不知其標準定義,但也絕對不是現在人人所謂的“愛國”。

愛國不是在虛擬的網路中傳播諸如“不吃外國的肯德基、麥當勞”此類的言論,回想就是你自己一星期去幾次肯德基、麥當勞,雖嫌昂貴也從不吝嗇。比起當初在網路上的壯志豪言就遜言失色了,問其原因,無人認為這事牽扯到愛國,不甚慚愧。

最近在網路上散發得人盡皆知的“五一不逛***、沃爾瑪等國外商場購物就是愛國”,同時還想盡一切辦法表現你的“愛國”,竟做起頭像工作來。殊不知,現今騰訊qq個人頭像很大部分都換成了“愛國心”圖案,紅紅的心,大又大,難道這就真的表明一個人是“愛國”么?愛國,一旦用以表現就缺少了深刻的內涵,只不過形式罷了。如今卻也成為了一種潮流,一種時尚,如此愛國,聞後聳驚,甚是發笑。

難怪“***”會針對中國人的虛偽而做出“五一”讓利活動頗有諷刺味道,期待上演中國人自己打自己臉的那一幕。可悲焉,可笑乎。此種“愛國”行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與深思,難道現在青年人僅僅只能在表面上形成愛國的幻象?這一代怎么能不說是被垮掉呢?青年人深思過這種問題的嚴重性么?

也許“嚴重性”在他們眼中,最關注的只不過是後一個字,如此取捨,絕妙之極。“五四”中的青年人是值得大家所稱讚的,說他們是適應國家建設的新一代,我不能說他們都是愛國的,因為“五四”精神中最重要的是“追求民主與自由”。可如今還有誰能勇敢地站出來:我們要民主,我們要自由!有誰?

篇四、五四青年節記敘作文

漫步在歷史的長河,行走在屈辱與奮發同在的我,是誰喊出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誰不懼巴黎和會三巨頭的威力,不畏政府的鎮壓,毅然走上街頭?是誰第一個喚醒了中國人民在屈辱中逐漸麻木的心?是青年,他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與豪情,燃燒了整箇中國,用自己滿腔的熱血與豪情,點亮了前方黑暗的道路。

那個五月,青春的力量震撼了世界,那個春天,激情燃成熊熊大火。

而今天,五月已成為青少年的象徵。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就像初夏的荷花,嶄露頭角,像初夏的枝葉,努力要撐起一片綠蔭,提到青春,最有發言權的大概就是我們這些新世紀的接班人——“90後”的種種“缺點”,但在我們看來,青春絕不是我們惟一的資本,我們同樣懂得責任,懂得回報。

大家來看一個最普通的例子,在紅綠燈前,等候紅綠燈的總是中學們;在公車上,起身讓座的總是朝氣蓬勃的“90後”們;在商場裡,幫著別人撿東西的總是一臉燦爛的青少年們……大人們總是在琢磨怎樣對自己最好,而我們會時刻銘記老師的教誨,大人們在社會中披荊斬棘飽經滄桑,學會了左右逢源,而我們總是抱著一顆單純的心去幫助別人,不言低價與回報。

說到“幫助”、“獻身”,記憶中總是青年人的代名詞,三名大學生為救落水兒童而犧牲。就連當年的雷鋒,不也是年僅24歲就以身殉職?洪水地震,災難面前沖在最前面的是誰?亞運會、世博會,永遠用微笑面向世界的是誰?是無數的青年!他們用自己的身體,築成了祖國一道道路銅牆鐵壁,劃出了天邊最美麗的一道彩虹。

青春,就好像激情的五月,充斥著生機與活力,它叛逆,它不羈,但它甘於奉獻,但它勇於犧牲,炫動五月,讓我們合著節拍和五月的讚歌,讓青春的律動更有意義,讓青春的舞姿更加曼妙!相信明天的世界將會是我們的舞台,相信未來的歷史會永遠記錄下最燦爛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