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習作教學優秀論文欣賞之想像作文

一、想像作文要為兒童開拓思想自由的天地

想像是人的創造性活動的一個必要因素。進行想像性作文實質上是將積累的表象加以改造的過程。它是創造性的形象思維的結果,其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兒童的創造性。因此,想像性作文必須為兒童去開拓思想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只有思想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兒童才能將記憶中的表象奇特地加以組合,創造出新的形象。這種形式,促使兒童運用文字把自己幻想中的畫面、色彩、情感表達出來,從而引導兒童懷著美好的意願嚮往未來。在這樣的天地里,兒童簡直到達了忘我的、奇妙的世界裡,兒童的潛在的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豐富的想像是創造的關鍵。創造離不開想像,創新必須以想像為基礎。只有讓學生的心中長滿“想像樹”,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躍起來。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經深刻地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在國小作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如在教學《捏泥碗》時,在學生做好一隻“泥碗”時教師進行多角度的引導,讓學生從形狀的角度去想像,去動手做做。再讓學生從色彩的角度去想像,去試試做做,找出色彩搭配方面的最佳組合,達到最佳效果。然後再從碗內外的花紋裝飾進行斟酌。這樣,教師為學生創設了想像的空間,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獲得新創舉。這樣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自然有話可說。

二、想像性作文要提供引起兒童創造欲望的題材

由於想像是一種積極運用表象的心理過程,它最終要產生出新的形象。兒童的想像在熱烈的情緒的支配下,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想像性作文的題材要能引起兒童的創作欲望。

有了素材,還要組織加工,學生的邏輯思維較為稚弱,形象思維卻異常活躍,所以加工素材應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放飛學生的想像力。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寫好文章,更需要藉助想像力,它就像飛鳥需要翅膀一樣。我引導學生運用想像,把眼前的實景、實物或實感,跟想像的內容自然巧妙地結合起來,從相似的事物中謀求聯結與拓展,使想像的兩翼張開,打開學生的思路。看到蜻蜓飛翔便想到飛機,再聯想到飛行員;聽到鳥叫便聯想到唱歌,再聯想到歌唱家。以此為模式的想像自然、生動,可以啟發學生由此及彼整體觀察素材,將想像的鋒芒輻射出去。這樣反覆訓練,通過聯想,使學生的認識更具體、更形象、更深刻,學生就會感到自己於一座寫作素材的寶山之中。生活是那樣豐富、美好、有意義,寫起文章來更加文思奔涌了。

三、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重在喚起學生的聯想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說得好:“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修訂版“大綱”也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此,小學生作文,雖不是藝術創作,但同樣需要比較豐富的聯想。要形象地描繪客觀事物,就需要運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畫每個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對他們的內心活動作合理的推測;要比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徵意義,就需要開展較豐富的聯想。

1.睹物想像。

小學生聯想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心理特點,所想像的內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作為直接依據。比如:一個小小的地球儀,上面只有線條、顏色和簡單的文字,讓學生站在地球儀前,去尋找嚮往的首都,尋找長江、長城、黃山、黃河,並用已有的地理知識、生動的語言,把尋找到的地方描述出來。除此,還可經常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想像。如帶學生去春遊,同學們對薄公英發生了極大的興趣,就可讓學生以《飛呀,飛呀》《我的旅行》《我是一棵蒲公英》等為題,分別介紹了自己的家,家裡有哪些人,長大準備飛到哪裡去,想乾什麼,使同學們張開了想像的翅膀,激起了濃厚的寫作情趣。

2.聽錄音想像。

作曲家創作美妙的音樂,也是來自生活的源泉。聽鳥鳴,想像茂密森林的良辰美景;聞水聲,想像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洶湧澎湃的大海;錄上一段馬達聲、車鳴聲、人流聲,想像出海的場面,告別的情形,歡騰的鬧市……

3.續寫想像。

許多課文的結尾有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續寫下去,既鞏固了課文所學的知識,又拓展了學生想像的空間。如《月光曲》一文結尾寫道:“貝多芬直奔回客店把月光曲記錄了下來。”可啟發學生想像貝多芬在記錄曲子時仿佛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在記錄過程中,他的神情是怎樣的,有哪些動作。

4.假構想象

假設的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學生寫假設的內容,非想像不可。比如《假如我是……》學生在這一個個“假設”中,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描繪出自己燦爛的前景。《我翱翔在宇宙》也是一個假構想象訓練題。宇宙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令人神往的地方。學生最富有幻想,先給他們找幾本介紹宇宙航天知識的書刊,再講幾個科學幻想的故事,然後要求學生,利用一個晚上站在陽台或空曠地,抬頭遠望蒼穹,展開想像,最後要求學生無拘無束地統說故事寫成作文。

實踐證明,作文是一種思想和文字的綜合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像潛力,只要教師善於挖掘,就能開發出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