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觀後感2篇

每年的3·15晚會上,都揭露了很多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一直備受人民的關注,下面小編分享兩篇關於315晚會的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315晚會觀後感範文1:

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政府監管,行業壟斷。

飲用水、空氣,無人能倖免。

中國的信用喪失讓人痛心。

如,20xx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至今生鮮奶總產量年均增長率從17.4%驟降到1.29%,國外奶源的進口量大增近500%,目前全國700餘家乳品加工企業中虧損的企業已接近40%。

中國奶源70%由散戶飼養,以色列駐華使館農業參贊的專家以斯拉·蕭沙尼表示,中國的奶鼠年均產奶量僅為4000至4600公斤,只是西方標準的1/3。

美國萬得妙公司銷售負責人卡倫·麥克布萊德說,同系繁殖及濫用抗生素令中國奶牛飼養業深受其害。

約30%的中國奶牛患有乳腺炎,典型治療方法是使用抗生素,“許多抗生素可能直接進入了牛奶。”

批評人士稱中國牛奶標準位列世界最低行列,菌落標準是大多數西方國家的4倍。

在國內,即使以降低標準增加合格率的手段,也已經不能讓消費者相信併購買國內奶粉。

中國出口的食品往往是質量最好的,但價格常常低到令人心痛的程度。即使把優質食品出口到國外,也無法讓國外客戶相信中國食品的安全質量。

生產標準不嚴,某些地方政府為了GDP,為了眼前政績,為了快速致富,對重金屬、地下水污染等視而不見,加劇了食品普遍低劣現象。

重金屬污染之地,糧食質量不可能好,土地板結,糧食不可能有機。

黃浦江死豬事件,讓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癱瘓曝光,還暴露出中國食品安全的致命傷,國民對污染的麻木,環保素質的低劣,對身邊的死豬淡定自如,對空氣高度污染麻木不仁。

依賴廉價勞動力,嚴重損害環境的破壞性經濟成長、九龍治水的多頭管理、普遍的信用喪失、政府部門的不作為,一起構成了低劣食品的產生土壤。

相關部門稱,中國的食品標準受制於現實,不得不低於國外標準。

那么,汽車等行業,標準低下,則是在發展經濟、保護企業的幌子下,對消費者利益赤裸裸的剝奪。

中國人憤憤不平的是,全球著名汽車巨頭召回問題車,唯獨不召回中國市場問題車。

跨國企業的雙重標準,市場歧視,跨國巨頭們看清了中國相關法律體系、質檢機構,監管,執行力等漏洞,有意為之。

315晚會觀後感範文2:

去年的3月15日,大叔看完央視315晚會之後,有一種強烈的感受抓條大魚的理論破了,怎么說呢,從某個角度看,可以理解為央視對單個品牌的殺傷力在減弱,轉為進行消費常識的教育和提醒。一年之後,這種感受更為強烈,貌似只有餓了么和車易拍“中槍”較嚴重。大叔分享一篇去年315的觀後感。

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公關們都會守候在電視機前觀看,自從進入公關行業,大叔已經連續看了好幾年。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大叔看了不少有關315的文章,忍不住吐個槽,比如企業怎么發的聲明,大叔覺得每年都差不多。再比如哪些汽車論壇的網友沸騰了,大叔認為自從有了8點20分,虛擬的網路世界早已逆襲央視好多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那聊什麼呢?大叔換個角度試試。

很長一段時間,媒體在做曝光報導的時候,都希望曝光主明確,比如就是某個企業的問題,因為這樣,企業的責任和政府部門處理都十分清晰,消費者再選擇時也一目了然,俗稱“大魚”。新聞行話里“逮到一條大魚”,意思就是採訪到一家大企業的負面新聞。

今年(20xx年)的315,好多人尤其是公關看完後都長出了一口氣,因為央視315晚會單獨曝光企業的報導大幅減少,轉而把50%的時間用來進行消費警示,比如藏紅花、鹼性水、老年康復器、暖寶寶、4s店,甚至是微信紅包,當然,印象最深刻的是免費wifi的安全問題。

按照之前的報導風格,央視應該曝光某某牌子的藏紅花質量有問題,某某品牌的弱鹼性水是騙人的,某某品牌的暖寶寶不安全,某某品牌的老年康復期都是騙人的,某某場所或牌子的wifi有安全隱患……而今年,更多講得是巨觀,更多地傳遞消費常識。

從單純地曝光大企業的問題,到更多地指導消費者應該怎樣合理消費和保護自己,大叔認為,這可能是央視315晚會的風格變了。

這樣的報導風格轉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公關人,大家不僅鬆了一口氣。不少公關反而借著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一些問題借勢行銷,之前的情況是連躲都來不及。第二,雖然新聞報導可能不如之前那么“過癮”了,對消費者的教育指導影響面可能更大。大叔今天中午吃完飯慣例在樓下遛彎,經過兩位女性時,聽到一個人在和另一人講述wifi泄露手機密碼的事,這女子說得頭頭是道,大叔猜這倆人應該不會隨便接入免費wifi。

再說說昨晚那個謠言,沒想到它竟成為昨晚的主題,大叔所在的好多群里都看到這個內容,大意是因為上午總理提到了電商,所以晚上央視315晚會推遲了40多分鐘播出,是撤下了某電商的曝光內容。315晚會不僅利用微博闢謠,直播中主持人還口播了闢謠內容,可見這則謠言對晚會的殺傷力度之大。

大叔早就說過,微信和微博等自媒體平台越來越豐富之後,造謠的成本越來越低,因為不需要審核。再加上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強大社交關係鏈,一個段子的傳播度,無論在廣度和速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快,以前人們需要口口相傳,現在複製黏貼,1秒鐘信息就傳播出去了,然後迅速乘以500倍,再乘以500倍……這也就解釋了大叔曾經發的余佳文的微信文章,為何在48小時內超過300萬的閱讀數,最關鍵的是微信平台較為封閉,不如微博有一定強度的自淨能力,且沒有微博的時間抽,無法追蹤造謠始發者,所以,促成了315的謠言威力之大。

最後,再說回315本身。如果央視315晚會的報導風格轉變成為常態,對公關是不是一個利好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但另一種說法認為,央視這次的315晚會之所以沒有“逮到大魚”,主要是因為央視2套及整個央視經過去年的一系列高層震盪後,隊伍折了一大半,導致央視啟動315晚會項目太晚,公開報導顯示,央視從11月才啟動315晚會籌備,留給記者找選題和暗訪的時間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