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考作文高分技巧

小升初作文怎么寫,怎么才能構思一篇好作文。考場作文與平時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場作文是在氣氛緊張、情緒緊張、心情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的,而考試作文的閱卷老師也是極為緊張的(時間緊張)。因此在複習時,教師指導學生在作文內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會事半功倍,從而占據一定的得分優勢。

小考作文高分技巧1

首先是準確

要切合文章內容。如下面姚宗元同學的作文,標題是《“姥姥,我是坐火車來的”》,“坐火車來”包容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使文題一致,十分準確。

其次要具體

切忌華而不實。姚宗元同學的作文以“我”說的一句話作標題,顯得特別親切,而且又十分具體,可以說作文的全部感情都濃縮在這一句子中了。

第三要新穎

能夠引人人勝。用對話作標題很少見,現在姚宗元同學用這一句口語作標題,使人覺得題目新穎,先聲奪人。

第四要簡潔

力戒拖泥帶水。雖然姚宗元同學的作文用口語作題,但並未讓人覺得標題太長,卻含義無窮。

小考作文高分技巧2

一、認真審題,明確題意。仔細地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這是做好命題作文最關鍵的第一步。

二、確定中心,選好材料,在弄清題目的要求,重點和範圍以後,就要認真回憶與這個題目有關的材料,哪些事兒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準備表達一個什麼思想,這就是回憶材料,確定中心。中心明確了,就要環繞中心,選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這就是環繞中心,選擇材料。

三、列好提綱,確定詳略。確定中心,選好材料以後,就得列個寫作計畫,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得有個次序。哪些內容與中心關係密切,要詳寫,哪些內容與中心關係不大,可以略寫,得分個主次,這不要求列好提綱,確定詳略。提綱好比建造樓房的圖紙。有了好的圖紙,造出的樓房才能堅固美觀。

小考作文高分技巧3

1.審題要仔細

由於時間較緊張,有些同學往往萆草地一看題目就自以為是,匆匆動筆。這是考場作文的大忌。老師要告訴學生,畢業考試作文的命題都是由命題者反覆推敲、字斟句酌才擬定的,每個字都有它的作用,切不可粗枝大葉,造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慘局。如作文訓練題:《我學會了關心》,重點應抓住怎樣“學會了”來寫,結果就有幾個學生寫自己怎樣被人關心的、自己是怎樣關心別人的,就是忽略了“學會了”這個詞,造成了審題發生偏差。

2.開頭要奪目

常言道:“好的開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考試作文的開頭十分重要,它要求語句要優美亮麗、引人入勝,要達到古人所說的“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不敢棄去”的效果。開頭一段一定要細心經營,錘鍊詞句,獲取閱卷老師的好感。

3、模仿範文和使用“多用文”。

作文要得高分,除了掌握以上的作文形式技巧外,更要調動平時對生活自我體驗的積累,喚醒記憶,學會快速構思,把自己平時熟悉的作文從內容上進行包裝。考場上儘可能使用“多用文”和摹仿作文。多用文就是一個基本作文,可以適合多個作文題目。如:寫事的作文:《這件事-------》、《一件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寫人的作文:《我熟悉的人》、《一個--------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等等。這些作文的材料就是相通的,還有就是平時課外積累的作文素材和範文,在審題、立意、構思、選材的定位上根據作文題意作一番“隨機應變”,從而切合文題要求,這樣更容易得到評卷老師的高分。

小考作文高分技巧4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老師對達·芬奇所說的自己畫蛋的體會:即使是同一隻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形狀便立即不同了。這告訴我們對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於生活,它的立意亦應多角度進行。

我們以一個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事件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來到高爾夫球場,第一次學打高爾夫球。看教練做很簡單,我按照教練的要求去做,卻發現和想像的不同,要么桿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離了方向,經歷了一次次失敗,我終於成功了。

就這一事例,我們可從如下角度立意:

1、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勝自己就會走向成功;

2、一招一式,看似簡單,做起來難,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3、成功需要方法;四、運動帶來快樂……

這樣,一個素材,可以根據命題的不同,確定立意,設定情節,確定描寫重點。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立意,打球的動作細節是不能丟的。

二、練習寫好文章的細節

學生練習作文的過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節的起伏,語言的流暢,但總感覺文章空泛,這是為什麼呢?忽視了細節描寫。

怎樣寫好細節,簡單地說,細節描寫要還原生活,去發現場景細節、服飾細節、語言細節、動作細節、心理細節等,按照生活本來的面目去描摹。一篇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細節描寫,能起到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如何將“陌生叔叔幫我把車修好”寫細,我們首先要還原生活場景,在頭腦中勾勒出雪中修車圖,再從這一圖畫中去尋找描寫的細節。

這是一位同學的作文片斷:“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著鏈條,左手幫著把鏈條搬過去,鏈條一點點地扣上去了,一節一節地扣住了後輪的齒輪。‘咣當’一聲,鏈條滑了出來,這一次努力前功盡棄。我的心咯噔一下,萬一叔叔告訴我修不好,我該怎么辦呀!可事情並非如我想像,只見叔叔向攏起的雙手呵了呵氣,又蹲下了身子。他為了不讓鏈條彈開,用右手把鏈條往前面齒輪上套住,然後右手拉住鏈條往後齒輪上移,左手護住鏈條不讓它再滑出來。後來,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裝,潔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凍得通紅的滿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熱,很熱。終於,鏈條一節一節地和齒輪扣住了。他猛一轉腳踏板,車子居然又完好地轉動起來。”文章中最直觀的細節是叔叔修車的動作細節,摘、拿、套、拉、護、移、轉等動詞的使用,寫出了叔叔雪中修車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其次應當是外貌細節和心理細節的描寫襯託了人物美好的心靈。

每個人觀察生活的角度和經歷不同,再現的生活場景也就不同,但無論採用怎樣的方法,我們達到這樣一種境地為最好——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三、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努力回憶六年來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中記憶尤為深刻的小事,哪怕是一次單手磕雞蛋的經歷都不要放過。因為孩子有對生活的觀察、積累,有真實的體驗、感受,他的表述一定會具體而生動,他所表達的情感一定是真實的。翻翻過去的作文、周記,從多個角度,蒐集這樣的素材,將細節完整地記錄下來,進行分類整理。

有些家長大量地看作文選、雜誌,想幫助孩子從上面搬些素材下來。我不大同意這樣的做法,因為那不是孩子的生活,他很難像成人一樣具有縝密的思維,進行合理的想像情節,他也很難描摹當時的細節,這樣的作文不能打動讀者。不如讓作文選、雜誌成為勾起孩子回憶生活的媒介,從與作者相似的經歷中挖掘寫作素材。如:從作文選上看奶奶為我掖被子的細節,想到冬天,媽媽買藥回來,為我滴眼藥時怕我嫌涼而搓手的動作,這樣一來寫母愛的文章就有了素材。

四、努力錘鍊文章的語言

佳釀總是經過釀造才有它獨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樣,經過錘鍊的語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語言,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可嘗試這樣的幾種方式,讓語言煥發色彩。

在句式變換上下工夫。在表達強烈的情感時,可以將陳述句用反問、設問或感嘆句的形式表達。

在準確地運用辭彙上下工夫。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擬聲詞來豐富表達;另外,可使用疊詞使描繪更加準確,而且能使語言具有節奏感,從而讓語言富有音樂美。再有,四字詞語和成語的使用,會使語言表達更為簡練。 在恰當地運用修辭上下工夫。修辭不但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而且能調節音節,增強語言的音樂美,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例如:“風追著雨,雨趕著風,風和雨聯合起來追趕著天上的烏雲,整個天地都處在雨水之中”一句,意思是說“大雨來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風、雨當作正在奔跑的人,飛快地追趕天空的烏雲,這樣一說比“大雨來了”更能表現出雨來的之快、之急、之大。當然,修辭方法還有引用、誇張、排比、設問、反問等等,我們應根據需要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