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畢業典禮之際媽媽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兒子:

你好!

老師發來了信息,要為你的國小畢業典禮準備一封信。於是打開電腦,把從小到大為你寫的文字找出來。恍如時光逆轉一般,你從眼前這個懵懂少年變回了當初那個三個下巴的胖娃娃。

一歲:(生命之初)

“兩三個月時,他爬的姿勢就很規範了,可到了快一歲,他仍舊不爬。書上說,爬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益處大,我們就常常訓練他爬。把他放到蓆子上,用玩具或語言逗引他,他連正眼都懶得瞧,更別說爬了;用吃的東西逗引,他就立馬做好爬的姿勢開始蠕動(他的爬是胸腹著地爬,象英雄匍匐前進要去炸碉堡一樣)。有時他爬一會兒就開始大哭,妄想我們發善心把東西送到他手裡;有時他見希望渺茫,就乾脆倒向一邊,自顧自的玩起蓆子來,才不管我們使勁的在那兒咋乎。”

兩歲:(入幼稚園之初)

兒子最近對數字很感興趣,早晨一張開眼睛就開始念叨“20、30、大的7,小的9……”。然後看見誰就指揮誰不停地在地上寫大大小小的數字,他就在各個數字之間不停地跳躍、叫嚷,鬧得人頭昏腦脹。昨晚上因為數字他還鬧了個笑話:我們都在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他聽說有個騰格爾,就馬上問:“騰格爾呢?”婆婆說:“在電視裡。”“騰格三呢?”他又問,我們全家立馬就大笑起來。

五歲:(入國小之初)

現在兒子最感興趣的話題是八路軍,翻開他的美術本,全是各種姿態的八路軍打日本鬼子的圖,雖然畫得不夠好,但隨便翻到一幅,他都會津津有味地描述一番。他還自編了一首八路軍之歌,“拿起刀,拿起槍,日本鬼子消滅光”,末了還有一句“抗戰勝利六十周年萬歲!”,雖然文法不通,但赤子之心可鑑。

十二歲:(國小畢業)

於是我們兩個電話同時打,又記不清打了多少個,終於有人接聽了。緊張地報了准考證號碼,她馬上報出孩子的名字,我們說是的,於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xxx,語文82分,數學112分,獲得二等獎。”我全身頓時鬆懈,這么久以來的焦慮和糾結馬上釋然,愛人幾乎是跳著跑出去的:“得獎了,二等獎。”於是,呼啦啦,散落在各個房間裡的一家人全部圍攏了來,每個人的臉上除了興奮還是興奮。我馬上對兒子宣布:“明天不去考成外了,好好休息。”緊接著,簡訊也來了:“xxx的家長好!孩子29號上午在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考試中,語文82分,數學112分。恭喜你!孩子已被我校本部錄取並獲得二等獎【中微】。”這下,我們更確定無疑了,於是一家人就圍在一起傻樂。兒子的臉上漾出了久違的笑容,和外婆打起了撲克,我和愛人、爸爸圍著電腦,看著群里的各種信息,家長們一個一個地冒出來匯報孩子的好訊息,我們在釋放我們的快樂,也在分享別人的快樂。

兒子,我知道現在的你是不屑於看到關於你小時候的文字的,也許你還會說“幼稚”。但是,你知道嗎,翻看這些文字,對當媽媽的我來說,可是親切又隱隱有些傷感的,就如同我喜歡你熟悉的《目送》里提到的那樣: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記得語文考完的時候,你對我說:“媽媽,《目送》我沒讀懂。”,是的,兒子,你沒讀懂,我雖然讀了幾遍,也還是沒有全懂。但有一點媽媽是明了的,那就是:兒子,在過去的十二年里,我在牽著你、拽著你走,但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將逐漸放開我的手,在我愛戀和擔憂的目光中,你的背影將漸行漸遠。

反省過去的十二年,我像大多數的中國父母一樣,對你的生活包辦太多、干預太多,所以,你的一些缺點,我是負了很大責任的。從現在開始,我要逐步改變我的教育方式,用一種更智慧的方式來陪伴你,有時候你可能會不滿意,但等你真正懂事之後,你就會明白媽媽的用心的。

不管你將來選擇什麼樣的生活,走什麼樣的路,以下幾點是你今後成為一個好男兒的先決條件:

一、一個有愛心的人。

你從小就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家人身體不舒服,你會不停地去噓寒問暖,同學生病了,你會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這兩年你長大一點了,好像覺得酷酷的才是大丈夫,其實我知道,你有時候酷酷的表情下仍舊有一顆善感的心。兒子,不要把你的光和熱隱藏起來,該釋放的時候就要釋放,該付出的時候就要付出,這不會影響你成為一個大丈夫,相反,有情有義的好男兒更值得人敬重。

二、一個有廣闊胸襟的人。

一個人的胸襟有多寬廣,取決於他看過多少的書,走過多少的路,見過多少的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千種人”即是如此。

我很驕傲你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我很欣慰你從小就能在書中找到樂趣。讀書要讀雜一點,就像吃飯一樣,吃雜一點營養才均衡。你喜歡看自然、歷史、科學、幻想類的書,文學類的書汲取有點不足。書有一時的書和一世的書之分,你現在看的魔幻、漫畫類的書部分就是一時的書,在這個階段你會特別喜歡,但過了這個階段你就會覺得它們過於蒼白和羸弱。我也曾經嘗試著去看那些青春幻想小說,但實在看不進去,相反像曹文軒的《草房子》和沈石溪的《斑羚飛渡》,甚至湯素蘭的“笨狼系列”這樣的兒童文學我都看得津津有味,看來好書的讀者是不分年齡的。一世的書適合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譬如我喜歡的《紅樓夢》,有才子佳人,有詩詞歌賦,有亭台樓閣,有玉食珍饈……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去看,都會找到感興趣的東西。像你看《三國演義》,小時候把連環畫都翻破了,現在看文字版的也一樣津津有味。讀書能提高人生的高度,看一本書、兩本書沒有什麼感覺,看多了就會發現:世界,真的不一樣了!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那篇《帶著女兒走天涯》?它當初讓我多么地興奮和激動,於是等你身體比較好了之後我就開始盡其所能地帶你去各地旅遊。早幾年,你更多的是享受旅途上和朋友嬉戲的快樂,現在的你,已經開始領略各地的文化了。昨天我們又去了都江堰,在離堆公園乾媽指著一尊雕塑問:“張松是張飛的兒子嗎?”你說:“不是,是劉璋的部下。”然後,每到一處景點,你會認真察看景點介紹,誦讀各種對聯,雖然有些繁體字你不認識,但還是一樣饒有興致。

“閱千種人”會豐富你的社會經驗,增強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我們把你從家鄉小縣城送到嘉祥這所大都市的名校,就是為了讓你在這樣一個優秀的群體裡,和來自各地的優秀學子一起,互相碰撞,互相包容,互相學習,從而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從而為今後很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三、一個自律的人。

那個關於吃糖的實驗我們都知道,我們也知道那個控制住自己吃糖欲望的孩子最後得到了更多的糖,長大後也取得了最大的成就。前十二年你太小,基本處於他律狀態,從現在開始,從現在你是一個準國中生開始,我將把管理的接力棒交還給你,讓他律變成自律。當然我們不會撒手不管,我們會在旁邊默默地陪伴你,會在適宜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要記住,自律不是束縛,而是用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來為我們的學習、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自律的人是能夠自省、自警、慎獨的人,只有自律的人才會在今後面臨的若干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人。

還有很多話,如果你願意,我會在每一個溫馨的日子向你娓娓道來;你有什麼話,如果你願意,我會樂意成為你最好的聽眾。十二歲之前我希望你健康、陽光,十二歲之後我仍舊希望你健康、陽光,不管遇到什麼,這都是你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珍惜!

天天向上!

永遠陪著你的

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