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日記200字【五篇】

篇一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做完了整套數學複習卷,其中的難題被我一一攻克了。在學校做複習卷的同時,我還在課外找了些奧數題做做。

有道題目,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冬冬上街買菜。突然,一個小朋友想跟她交朋友,問她今年幾歲。冬冬笑了笑,說:“把我的年齡加上7,除以4,乘3,減2,正好是10,你說我幾歲?”那個小朋友聽了,答不上來。

我一讀完題目,就照著冬冬的話把它整理成了一個算式:{[(□+7)÷4]×3}-2=10,再把里的運算看成被減數,用10+2得出里的運算結果是12,然後又把、里的運算分別看成因數、被除數去算,很快就得出□+7=16,於是,我就知道了冬冬今年是9歲。老師聽了我的分析,一邊點頭一邊誇我:“余嘉軻,果然聰明!”

篇二

今天晚上,我和賈若琛、陳子赫、趙相辰一起到龍湖公園賣報紙。

開始分組了,我和賈若琛一組,陳子赫、趙相辰一組。馬上行動!我和賈若琛先沿著左邊的路一邊走一邊大聲喊:“電視報!下周電視報!”不到一分鐘,我們組就賣了兩份,而他們連一份也沒賣出。

後來,我們就一個一個地問。如果是男的,我們就叫叔叔或者哥哥,如果是女的,就叫阿姨或者姐姐,就這樣,經過努力,我們賣完了手中的報紙。而陳子赫他們組才賣了4份,我們就幫他們一起賣。

所有的報紙終於賣完了。大夥一起分享勝利果實。我們一共批發了23份邯鄲廣播電視報。每份批發價是8角,零售價是1元,賣1份報紙就可以賺2角錢,全部賣完我們一共賺了4元6角。趙相辰賣了2份,分得4角錢,陳子赫賣了5份,分得1元,我和賈若琛賣得最多,一共賣了16份,分得3元2角,我們一人1元6角。真高興呀!

叔叔為了獎勵我們,帶我們去吃了刨冰。吃完刨冰後,我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不過,下個星期四我們還要一起去。

篇三

媽媽帶我去承德旅遊,承德是一個山區。在我們去景點的路上,要經過很多隧道。媽媽問我:“你能計算出隧道的長度么?”

我想了想說:“只要知道汽車的速度和經過隧道的時間就可以求出隧道的長度了,也就是:路程=速度×時間”。說完我就在心裡默默地盼著趕緊到下一個隧道吧,這樣我就可以試試我的辦法了。

走著走著,天突然暗下來了,“進入隧道了”,我在心裡開始默默地數了180下,也就是大約180秒,3分鐘,天就放晴了,“出隧道了”,這時,我問了問司機師傅,汽車的速度是75千米/時,也就是每分鐘走75000米÷60=1250米,那么隧道的長度就是:

3分鐘×1250米/分鐘=3750米

真長呀。

篇四

一天,數字班在上自習課,中途“10”老師有事離開了教室,這下“4”、“6”、“8”、“9”在教室里調皮搗蛋起來,首先是“9”搖身一變,變成了3×3,“8”不甘示弱居然變成了2×2×2,“6”跟著變成了3×2,“4”也學著他們變成了2×2,他們拖著自己變身出來的“3”和“2”在教室里跑來跑去,頓時教室里亂成一片。

“0”班長一看教室亂成這樣,心裡很著急,就大聲說:“大家不要再鬧了,安靜!”可是“0”最小最弱,沒有人聽他的。這時“0”班長靈機一動,急中生智變出了0=0×10。正在搗亂的“9”、“8”、“6”、“4”一看見”10”老師,嚇得趕緊變回原樣坐回座位,認真的自習起來,教室里又恢復了原有的安靜。

篇五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我學會了認識鐘錶,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規律;我學會了乘法,它使我的計算更快;我學會了統計,它能幫我分析和推理;我認識了人民幣,它讓我學會獨自購物……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商場買文具。一紮鉛筆5元,我拿了5扎,媽媽問我幾元錢?我說:“25元。”媽媽問我:“為什麼是25元?” 我說:“5×5=25(元)”。媽媽又問:“6扎呢?7扎呢?”我說:“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我早會啦!”媽媽誇我算得真快,我心裡美滋滋的,要知道這可都是數學的功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