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陽節登高的六年級日記600字3篇

篇一

今天是重陽節,本來打算今天下午和同學一起去爬白雲山的,白雲山是廣州最的景點之一,對白雲山比較好奇,很久就想去探個究竟。重陽節是一個許多人喜歡登高的日子,這次去爬山的同學比較多,因此登山的氣氛也濃厚了很多。這樣的速度和效率實在不忍心花費這么多時間一直等下去,加之有位同學又打電話來說去白雲山的事,等了一會之後便又匆匆回到了宿舍。銀行到宿舍的距離不算近,回到宿舍發現去爬山的同學都已經出發了。宿舍還有兩個舍友,一個在上網,另一個已經躺在床上休息去了。考慮了一番,還是決定乾脆就不去了,以前有幾次說去白雲山都沒有成行,這次也是一樣,打水漂了。

上網上了一會,3點多也有些困了,關了電腦到床上休息了一下。起來後又跑去圖書館,把上次借的幾本書還上了,明天就要到期了,所以趁著今天下午有些時間把書給還了。上次借了作家梁曉聲寫的一本自選集,才看了百來頁,整本書真實地反映了*時期我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作者以其親身經歷寫了*中在學校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我想通過書中的真實描述,對於想了解那段歷史的人會有莫大的幫助。今天本來想續借這一本書的,哪知負責借書的老師說文學類的書籍都不允許續借,便悵然離開還書處去藏書櫃借其他的書來看。

借書回來,打開電腦,看了一下部落格,看了看今天發生的一些新聞,時間很快接近7點了。夜晚操場依舊很多人,鍛鍊的鍛鍊,借著操場的美好夜色談情說愛也不少,整個運動場人生鼎沸,好不熱鬧。跑了四圈,在運動場花費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精神抖擻地回到了宿舍。

一天的生活在忙碌而又充實中過去了,明天又是值得期待的一天,健康快樂依舊是明天的生活目標。

篇二

今天是重陽節,而昨天是星期天,我本無意於去爬山的,雖然天氣秋高氣爽,是野外活動一流的好天氣,但是對我來說,卻沒有登高的雅興,況且出來十幾年了,也不過是去過兩三次重陽登高,都不過是陪陪一些朋友,湊湊熱鬧而已,但昨天卻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邀約晚上去登山。剛好最近在做一些打球跑步之類的運動,籍以減少一點體重,於是就一起去了本地一處登山的名勝。

以前已經聽說了重陽登山的盛況,據說每年此處重陽登山的有十萬甚至十幾萬之眾,今年實地感受,果然人丁旺盛,甚為熱鬧。驅車前往,離登山口幾公里之遙已經是人馬車喧,無處泊車,只得停車徒步前往。一路是早已禁止車行,但見人頭涌涌,只見平日的車流變成了今日的人流。到了山門,那種蟻聚般的人海讓我想起在公園金魚池餵魚時金魚互相爭食的情形。登山道上,更是比肩接踵,走走停停,緩緩而上。半山是一座巍峨的寺廟,此時的境況勝過平時的任何一次的廟會。在寺廟稍作休息,繼續沿著山道往上走,彎多人多,一上一下分別是移動的人流。往上轉上兩個彎道,這裡可以望到遠處一排排的明燈,與一彎明朗的明月相輝映,半山廟宇處不但燈火通明,還夾雜有人聲鼎沸的氣勢,令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帶著這種感覺慢慢地登高而行,置身於這緩緩流動的人群,我忽然有一種人從何處冒出來的疑惑。看著這些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暗想中國真是人口眾多啊!這種人口眾多的現況,利用得好的吧,也許會是建設的得力之條件,但是,這當中,又有幾個是可用之才呢?前一段時間這裡不是說正在發生用工荒嗎?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狀況呢?

篇三

重陽這一天,艷陽高照,我們約好去登山。

挺掃興的是,一大早太陽就這么灼灼逼人,烈日當空,雖然時值深秋,卻宛若盛夏,前一天滿滿的興致減了大半了,因為重陽節之故,又這么一大幫人組織起來登山,所以還是努力讓自己堅持到山頂。

一路上,無心領略沿途風景與前幾次有無變化,只顧著隨上山的人流不斷向上攀登,到得好漢坡的公路上已是10:20,我們在路邊坐下休息,這時,有身著運動裝的參賽者,從山下陸續跑來,看他們的樣子已很累了,這應該是跑在最後邊的幾位了,有揮著旗的負責人跟在他們後邊減著:加油、不求名次只求堅持到底。

休息過後,繼續,走至好漢坡,臨時設的露天舞台旁圍有很多人,一手持話筒的主持人站在台中,詢問台下哪位是年紀的長者,要請上台來做採訪。最後,請到一位老爺爺登台做訪。我遠遠聽著,有些好玩,便走過去,站到前排,看個究竟去。

那位爺爺說,他今年七十九,一年要登七次梧桐山。

主持人問爺爺,為什麼獨自一人登山。

爺爺答,同兒子孫子一起來的,他們還在下邊還沒上來,爺爺要比他們早20分鐘登上山。

聽到這,台下譁然,掌起四起。

爺爺接著說,他每次登上梧桐山後,都要作詩一首,今天也作了七絕兩首,要念給我們聽聽。

聽到這,我來了興致,給爺爺熱烈鼓掌。有趣,有趣。

爺爺的兩首詩第一首隻念了一遍,第二首主持人又念了一次,我只記了個大概,如下:

一笑(諧音,是否是這兩字不得而知,我猜這前兩字應該是爺爺的名諱)老叟七十九

……(這句忘了)

滿頭白髮心不老,

七登梧桐意興高。

後續未及聽完,同伴要繼續登頂了,因為怕正午的陽光更強,那時爬山更熱。所以,雖然有點留戀,還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