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春節日記範文三篇

篇一

我眼中的春節是千變萬化的,而今年我又認識了一種新的春節。

春節前一天,姑姑、姑父、表哥、表姐、外公和舅舅全都到我家來吃年夜飯了,桌上的美食不像是以前那樣都是大魚大肉,而是葷素結合,可一樣很好吃。聽媽媽說今年主要以養生為主,在新的一年要健健康康。

大家在春節一般都是走親戚、回故鄉,我們可不是,我們選擇了旅遊過春節。我們在初一去了西太湖,那裡景色優美,湖面上時不時飛來幾隻白鷺,翼尖偶爾觸碰水面,盪起一圈圈波紋,湖水一眼望不到邊,美不勝收。初二,我們又去了黃山,來到山腳,只見山腰煙霧瀰漫、樹木蔥蘢,遠看就像是一個巍峨的巨人聳立在大地上。在半山腰,天氣漸冷,但還是可以聽到鳥兒“嘰嘰”的歌唱聲。登上山頂的時候,我們早已精疲力竭,但一看到那連綿起伏的山脈和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三大名松時,我的興致又一下子上來了。之後我們又去了天目湖泡溫泉,去了鎮江吃正宗的鍋蓋面。在回家的路上,我滿腦子都是新年旅遊時的歡聲笑語。

雖然今年我們過春節的方式不同,但是傳統項目也一個都沒有落下,在春節期間,我們也一起放鞭炮、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只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出門領略了一番祖國山川的美貌,整個春節我們都過得其樂融融,也意義非凡。

篇二

節日生活里總是充滿了樂趣,它們像繁星點點閃爍,在我美好的記憶中,成為心底最珍貴的回憶。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銀幣在餃子裡。

記得有一年春節,我們大家都聚到奶奶家過年。因為是過年嘛,我提出要包餃子,並且自告奮勇地去包。包到一半時,奶奶突然掏出了一塊的硬幣,對我說:“你把這塊硬幣包進餃子吧!”我不解的問:“為什麼呢?”奶奶會細心的回答道:“吃餃子時吃到硬幣的人,在來年會有好運氣,一家會團團圓圓,開心、幸福和金錢都會源源不斷地來到你身邊,伴你一身。”

聽了這番話,我心裡暗想:如果奶奶吃到這個餃子那奶奶該會多高興啊!於是我趁奶奶不注意,拿出刀在帶有硬幣的餃子上劃了兩刀,做了個小記號……

吃餃子啦!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我飛速地搜尋著帶有硬幣的餃子。啊!找到了。我便說:“第一隻餃子應該由長輩吃,奶奶是長輩,先吃。”說完便夾起那隻餃子往奶奶的碗裡送去。奶奶咬了一口,咬到了什麼硬的東西,大聲叫起來:“是硬幣。”“奶奶好運氣啊!一擊就中。”我高興的迎上去祝福奶奶。大家也歡呼起來:“真厲害啊,祝您高壽啊。”

這次過年,我對於孝順有了新的認識。有一種孝順就是讓長輩開心,就稱福到、孝到。

篇三

“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伴隨著朗朗上口的詩篇,我們迎來了大年三十的團圓。

一早,我和爸爸早飯後便去採購年夜飯的食材。轉了一大圈,只聽爸爸在一旁嘀咕:“花椰菜、雞、排骨、豆腐……,還差什麼呢?”“還差魚,年年有餘嘛!”我迫不及待的回答到。“對啊!”老爸眼前一亮。

回到家,爸爸立即將食材提進廚房,並叫上我和姐姐一起幫廚。一家人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還真有那么點年的味道呢!

“開飯嘍!”一道聲音從廚房響起。原來是爸爸燒好了飯菜。想到之前我們一起採購的肉和蔬菜這時早已變成了一道道精美的佳肴,香味陣陣飄散,我們不禁都快流口水了。我按捺不住了,一個箭步走進廚房,和姐姐爭著端菜端湯。

我正欲拿起筷子,突然感到手被輕輕拍了一下,轉頭一看,原來是姐姐。她說:“年夜飯前要先聽爺爺講話。”“噢!”我乖乖的放下了手。祝福完畢,餐桌上的氣氛又變得愉悅起來。一家人有的互相聊天,有的互相敬酒,有的互相祝福著吉利的話,有的互相分享著這一年的收穫……,真是好不熱鬧。

吃完晚飯,小孩們有的在看春晚,有的在玩遊戲;大人們有的在收拾碗筷,有的打牌娛樂……,一大家人其樂融融。

事實上的確如此,一家人的團圓飯當然是在家吃的最舒服,因為這裡面不僅僅有美味的佳肴,更飽含了家的味道,親人的感情。

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春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吃一頓年夜飯,更在於家人的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