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上冊作文

三、四年級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勝心,他們特別愛表現自己,像小鳥一樣唧唧喳喳,有表達的強烈欲望和寫作的契機,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國小四年級上冊作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小四年級上冊作文一

我家小區的地上滿是螞蟻。

一天,我帶了一點麵包到小區里看螞蟻。我發現了幾隻小螞蟻,我把麵包給了一點它們,只見他們根本搬不動,因為它們的力氣太小了,突然一隻螞蟻走開了,我以為它們放棄了,沒想到這隻小螞蟻和另一隻小螞蟻的觸角碰了碰,我想:這是在傳遞信息吧!過了一會兒,一隻小螞蟻對著另一隻小螞蟻的觸角碰了碰,這樣一次下去,不一會兒就有許許多多的螞蟻來了,它們齊心協力地把麵包搬回了洞。

第二天我又來到樓下,這次我帶了一個沒吃完的蘋果,這蘋果很大,我覺得螞蟻搬不動,我到樓下找了半天也才找到幾隻小螞蟻,我放下蘋果,仔細觀察,只見這幾隻小螞蟻到處跑,也找不到一隻螞蟻。我又看見螞蟻咬一口往洞裡放一口,這樣一次下來,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已經下午了,爸爸叫我回家吃飯了,我吃完飯下來發現,螞蟻已經把蘋果搬完了,螞蟻可真團結!

國小四年級上冊作文二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感到很驚訝,令我最難忘的是烏塔獨自一人到國外去旅遊。

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竟然獨自一人游歐洲。

她十四歲就能利用暑假到法國﹑瑞士﹑奧地利和義大利等國家旅遊,最後還想繼續掙錢到中國呢。我既羨慕烏塔的經歷,又敬佩烏塔的膽量。而我呢?一想到這裡我就臉紅了。不做家務,像溫室里的花朵,遇上什麼事就退縮,依賴性太強了。我們只會學習,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中國的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外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大一樣。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太溺愛了,簡直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花了。而外國的父母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像烏塔,旅遊費都是自己賺的,兩者之間太不一樣了。

我覺得烏塔說的“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看電視、看書認識的世界不夠完美,要身臨其境才能發現世界真正的美。

我想對中國的孩子說:“掙開溺愛的懷抱,做一隻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雄鷹吧!”我也要對中國的父母說:“放手吧,給我們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我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像她那樣獨立生活。

國小四年級上冊作文三

據說伯樂著《相馬經》時還沒有紙,只能把字和圖用刀刻在濕的竹片上,然後用火把竹片烤乾,再用繩子串起來。但是,不是每次火候都能掌握的剛剛好,這就出現了有的地方烤糊了,有的地方還沒烤乾的情況。

話說孫陽,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伯樂,把一匹駿馬圖刻好之後,就交給下人去火上烤。那人一不小心,把它掉到了火里,就急忙去撿,可是還是有點晚了,在馬背的位置糊了一塊。那個下人怕挨罵,就用刀子刻了刻,乍一看,還真看不出來。仔細一看,馬的背上似乎有兩個包。

伯樂有個兒子,叫孫蒙(書上無記載,姑且我這么叫。),生的有些愚笨,就是現在說的智商底,正常人智商大於80,而他也就是70多。你還甭說,一般人還真看不出來。一日,仰慕者拿重金來求孫陽尋千里馬,可偏偏孫陽不在家。他兒子便自告奮勇的說:“交給我吧,叔叔,一月後你來取馬就是了!”。那人千恩萬謝的走了。

拿著父親的《相馬經》,騎著一頭毛驢便出了門,心想,這千里馬肯定和平常馬不一樣,到哪裡去找呢?鄰居的張大爺經常說好馬出在蒙古,當然那時候可能不是這個地名。於是他就騎著驢往北走。那時候沒有指南針,他走著走著,突然風起,一下子把毛驢的頭朝北吹成了頭朝西,去蒙古去的反到來到甘肅。

這裡是戈壁灘,飛沙走石迷眯的人睜不開眼。帶的乾糧已經快吃完了,怎么辦?回去吧,在人家面前說過大話,一個月後讓人家來取千里馬,人家給的錢已花去大半。不回去吧,到哪裡去尋馬?這這這可如何是好?正在這時,一隊駱駝走來。孫蒙眼一亮,取出圖來一看,背上有包,不正常我要尋找的千里馬嗎?待駱駝隊走近了,他攔住人家要買一匹,怎奈人家說胡語,他聽不懂,那個人把手在他面前揮了揮,他就給了人家五兩銀子,高高興興地騎著駱駝回來了。

半月後,孫蒙回到家裡。取馬的人早就等急了。看到孫蒙回來,衝上前去就問他要馬。孫蒙把韁繩交給那個人道:“諾,千里馬在此。”那人鼻子都氣歪了,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頭瘦駱駝。那知孫蒙指著《相馬經》說:瞧,圖上便是如此。

自此,這便成了笑話,一傳十十傳百,後來人們就把這種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辦事叫按圖索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