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德育副校長事跡材料

副校長在基礎教育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能否緩解角色衝突,演繹好自身的角色,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所以有必要分析和研究中學副校長的角色衝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國小德育副校長事跡材料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國小德育副校長事跡材料1

胡耀榮,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於20xx年參加工作, 20xx年任小河中學團支部書記,20xx年任該校副校長,20xx年起主管學校德育工作。在小河工作的十年間,他執著追求、不斷進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學習科學實踐發展觀,致力於學校德育管理的創新,在德育工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以身作責,為全體師生做好表率

為人師表,率先垂範。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他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在工作中,他用科學實踐發展觀的理論武裝自己、指導自己,要求大家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他循循善誘、寬嚴相濟,連續六年任畢業班班主任,連年榮獲校鄉兩級“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在教學業務方面,他勤奮鑽研,刻苦學習,曾榮獲靖邊縣“教壇新秀”賽教活動一等獎,所帶學生在全縣中考中連年居全縣前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榜樣示範作用下,全校師生形成了求真務實,踏實進取的工作和學習作風,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銳意創新,立志搞好農村學校德育工作

他立足農村中學的實際,充分利用小河鄉毛主席故居這一有利條件,開闢德育活動基地,堅持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教育學生緬懷歷史,珍惜現在。

20xx年主管德育工作後,他結合當地實際,確定小河毛主席故居為小河中學德育教育基地,經常帶領優秀團隊員到毛主席故居開展植樹、緬懷英烈、新團員宣誓等活動。 20xx年6月8日(毛主席到小河紀念日)在小河毛主席故居舉行團隊員宣誓活動,恰逢延安電視台“轉戰陝北攝製組”到主席故居採風,攝製組領導異常激動,因為他們看到除他們之外還有人惦記著革命英烈,還有人緬懷歷史,於是立即通知靖邊縣團委、小河鄉黨委予以表彰,並錄製宣誓場面,作為此次紅色之旅的一部分。

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他在巨觀上規劃,細節上指導,緊緊依靠和團結全校師生堅持執行縣、鄉、校三級德育計畫。首先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目前,學校每面牆壁上都書寫有宣傳標語,教室內外懸掛名人相,板報、櫥窗定期更換,校園內文化氣息濃郁。再加之近年來學校綠化面積不斷擴大,春夏秋三季綠樹成蔭,花草掩映,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和文明習慣。其次是在具體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我校教育教學制度中明確規定: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徑,科任教師應結合學科實際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第三是寓主題德育教育於各種具體活動之中。每年重大節日、紀念日學校都組織大型教育活動,特別是每年舉行的“慶六一文化藝術節系列展示活動”,既有文藝表演又有各種學生藝術品展示,受到了鄉黨委、政府領導及學生家長的高度肯定;“迎國慶詩歌朗誦比賽”“觀看愛國電影”兩項活動是每年國慶前一周的主題活動,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愛我家鄉”衛生清掃工作每學期一次,徹底清掃學校周邊及小河鄉街道衛生,使學生將熱愛家鄉這一道德品質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嚴肅隆重,國旗下講話結合實際,常講常新;各班主題班會每周一次,生動活潑;請專家到學校作安全宣傳、法制報告等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增強了安全意識;“向災區人民獻愛心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培養了學生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品質。

三、春華秋實,德育工作成效顯著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xx年,我校高偉星同學由瀋陽軍區選送到北京參加“軍民迎新春聯歡晚會”,並與xx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合影留念,這是我們小河鄉全體人民的光榮;20xx年,我校被靖邊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校園”;20xx年,我校被評為“靖邊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獲此殊榮的全縣共有兩所學校)。他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小河鄉優秀班主任”、“共青團優秀團支部書記”,並於20xx年榮獲“榆林市德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系市級骨幹教師。

“選擇教師,就是選擇奉獻。”胡耀榮,一位普通的黨員幹部,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人生理念。

國小德育副校長事跡材料2

德育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投身教育工作十八年來,我曾任班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雖 然教育崗位幾經變換,但始終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忠誠 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多年來, 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 靈活的教學方法、 先進的教育理念、默默奉獻奉獻在教育崗位上,贏得了師生的喜愛、 同行的認可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一、悉心從教,愛崗敬業 踏入工作崗位後的我, 一直對自己嚴格要求,努力完成學校交給 的各項任務。在教學管理上,我努力鑽研教學教法,全身心地去研究 每個學科。多少次,為了老師們能講上一節優質課早來晚走,琢磨好 每句話,蒐集各種資料,給老師做各好的帶頭。我始終認為,既然選 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盡職盡責,上好每一堂課,不求回報。在教 學工作中,我精益求精,踏踏實實,並用課改理念來豐富課堂教學, 引導教師質疑調查、探究,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 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

二、德育管理,創新思路 以落實常規工作為中心, 制定適合本校發展的“學常規”、 “建 班規”、 “賽常規”規範學生的言行。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營造了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

創建一支德才兼備、高效的班主任隊伍。班主任是學生精神成長 的引路人。在選拔、培訓時朝著“敬業奉獻、熱愛學生,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組織能力,班主任學科專業和教育 專業基礎紮實,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的方向。

讓德育管理,與時俱進。緊密配合學校教學工作,落實學校班級 日常管理常規,貫徹“讓優秀成為習慣”的育人理念,深入開展各項 德育工作。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班級隊伍。對班幹部進行定期的教育學 習 ,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在競爭中樹立民主意識,在生活中注重培養 服務意識、自律意識、創新意識,強化自主意識,一批品學兼優的班 幹部脫穎而出。

三、關愛學生,撒播陽光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

“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 凡缺乏愛的地方, 無論是學生的智慧還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發展。”作為德育 工作者,應該是一個播種陽光的人,用關心、信任和激勵,把陽光的 種子撒進學生的心田。多年來,我校在愛心捐款活動中,師生都非常 踴躍的捐款獻愛心,廣大師生的人格如風行水上,了無痕跡,潤物無 聲,潛移默化間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以博愛塑造著學生的靈魂。

四、孜孜以求,完善自我 從抓教學幾年來,學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教學成績都屬 於全鎮前列,各項競賽也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兄弟學校。我個人曾被評 為縣優秀教師和政府嘉獎,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得市級以上的獎項;課 件、教具製作也分別獲得市級獎項。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跟不上時 代發展的步伐,適應不了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最終會被時代拋棄, 孜孜以求,加強學習,自我完善是我追求的目標,曾多次參加新課程培訓、繼續教育培訓、最近又有幸參加了校長培訓,多次聆聽新課程 課例。

在提高了自身素質的同時更加明確了該如何管理好學校的學校 的工作,我會為今後的德育管理工作更加努力,為學校的明天加油!

國小德育副校長事跡材料3

德育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我校德育工作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 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方向,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 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精神,認真學習和貫 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開展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根據不同年 齡階段學生的實際,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大力開展 養成習慣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新教育觀念,並結 合學生的實際,靈活及時地開展了各種德育教育活動。

一、強化德育管理,營造校園育人環境 注重引導,確定教育目標:

注重引導,確定教育目標:幾年來,我校始終把堅定的政治 方向放在德育工作的第一位。根據《中學德育大綱》的要求和學 生的實際情況,明確了讓學生成材、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 辦學目標。德育工作總目標是為創建黑龍江省德育先進學校奠定 堅實基礎,同時確立了德育工作的具體目標:分別是保持在校師 生犯罪零紀錄; 校園常規管理井然有序; 市級德育競賽榜上有名; 創建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寧靜校園、潔美校園。加強學校德育 目標建設。以上各類目標的確定,有效促進了德育工作開展。達 到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材為志,形成了“學校 ——年組——班級——個人”為一體的教育目標體系。

領導重視 層級管理:我校始終把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擺上 層級管理 1重要日程。健全德育領導組織,由校長任組長,組織成立了學校 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即校長負責學校全面工作,分管領導分別包 年組、包教研組、包樓層,實行分管三包制,完善了以“政教校 長——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工作體系, 加強德育的管理,促進德育活動的開展;以“業務校長——教務 處——教研組——學科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德育教育體系,使德 育工作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以“黨支部——工會、團委——學生 會——團支部、班委會” 為主體的自我教育體系,使學生成為 德育活動的主體,內化其行為,以“學校——家庭——共建共育 單位——社會力量”參與的德育教育體系,使學校德育工作得到 社會的支持和幫助。由於上述管理體系的逐步完善,有效促進了 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教師政治學習,提升整體思想素質:

加強教師政治學習,提升整體思想素質:我校每學年依據各 級黨政機關要求和教師思想現狀制定 《五市一中政治學習計畫》 , 通過間周三政治學習,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學習 實事政治、法律法規、教育典型案例等,激發教師關心國家大事 的熱情,加強教師的理論知識儲備、拓寬教師的視野,樹立起教 育工作者的正確的價值觀,有力的服務於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