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敬父母的話題作文700字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孝敬父母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孝敬父母

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題記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當父母都老的時候》,文中說的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

當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有點耐心不要嫌我們整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都是為你們好!

當我們吃飯是嘴漏,把飯菜與口水流到衣服上師,你們千萬別責怪我們,也不要嫌我們髒,請你們想一想:當初,我們是如何手把著給你么餵飯的,是如何為你們擦屁股端尿。

當我們說話是,忽然忘了主題,請你們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人老了,難免有些遲鈍,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我們漸漸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甚至病倒不起,請不要悲傷,這是自然規律。你們只要能給我們送口飯,添點衣服,時常回家看看,我們就知足了。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請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當初,我們引導你們走上人生之路,如今請陪伴我們走完最後的路程。我們會回報你們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這我們對你們無限的愛!

是的,孝敬其實並非一定需要多少金錢,只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就行。而處於學生時代的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只懷有感恩之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願乞終樣。”這是鳥兒的感恩。努力學習,實現夢想。這是我們的感恩。是的,其實感恩很“簡單”,其實孝敬很“簡單”。只要我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贏個美好的未來,讓父母以我們為傲,以我們的為榮,幸福地過完後半生,這就是對父母的孝敬,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圓自己的夢更圓父母的夢!

比爾·蓋茨曾說過:“天下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是的,我們要珍惜時間,趁父母還健在趕緊孝敬吧,否則我們做兒女的將永遠後悔。

孝敬父母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明白了許多生活的常識和和做人的道理。那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無知的我總認為父母生了我,就應該養我。哪怕一點點小事,他們也得幫我乾,那天,我知道:我錯了!

那晚,我洗涑完畢,便上床睡覺了。我剛睡著,爸爸就回來了。他來到我的臥室,輕輕的親吻了我的額頭,便走了。回到他的臥室,爸爸並沒有睡覺,而是坐在書桌前,借著不是很亮的檯燈燈光看著公司的檔案、資料。時而用筆畫畫,時而用手捶捶自己的脖頸,看上去很辛苦。而媽媽呢?媽媽穿梭在衛生間和廚房兩地,又是洗衣,又是打掃房間。有時,媽媽會用粗糙的的手擦擦自己臉上豆粒大小的汗珠,有時用手扶著牆幹活。媽媽有頸椎病,還有高血壓,不可以過度勞累。爸爸的脖子不好,但他們為了我,為了這個家而默默的付出著。

半夜,因為尿急,我起了一趟夜。這時,我發現爸媽的臥室里還有燈光。我有些好奇,便輕輕地走上前去,想探個究竟。我透過門縫發現:媽媽在電腦上搜尋“怎樣輔導小學生數學”。而爸爸還躺在床上看書。媽媽對爸爸說;“咱得把咱們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尖子生,將來考上大學,才能有個好前途。”“是啊!咱得給孩子多攢點積蓄,讓孩子將來好過些”。爸爸隨聲應道。

我頓悟了。我下定決心,要孝敬父母。

第二天一大早,我早早的起床了。疊好我自己的被褥後,我走進了廚房,為父母作了一頓愛心早餐,並把媽媽昨晚沒有幹完的活幹完。我還把自己的內衣內褲和一些小物件一併洗了,媽媽起床後,看到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她抱住我,誇獎我,其實我知道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也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他們不求回報,默默養育著我。我應該力所能及的做點事,去孝敬他們。

那天,我懂得了感恩,也懂得了感激,更學會了應該孝敬父母。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太不容易了。我不再無知,我頓悟了,我要孝敬他們,好好的孝敬他們!

談一談孝敬父母

三字經》中有一段是這樣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它的意思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年邁的父親。這種精神是我們作為子女應有的。

這段詩詞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孝”。或許我們每個人在最小的時候父母就教會了我們背這首詩,但又有誰去真正地按照這個去做過呢?

就拿我們班的同學來說吧,我們都十一歲了,有些同學卻還是在大聲地呵斥著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小公主,小皇帝般的生活。有的同學還向父母索要許多零花錢,一天就可以消費掉一千多元錢,這可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啊!但那些同學卻樂此不疲,認為父母這么做根本是理所當然,仍然讓父母當牛做馬,耐心伺候。

他們殊不知,父母的壓力有多大。從上班到下班,這段時間的檔案和資料弄得他們頭都大了。然而一回家連鞋都沒換就得開始做家務,雖然十分疲憊。

我認為,父母生下我們不是為了要身變成僕人嘗嘗伺候別人的滋味。而是讓我們在他們年老的時候贍養他們。現在有個詞,正好把現代的父母和孩子如何成為上下級寫了出來,那就是:孝子。以前的“孝子”是孝順父母的孩子,而現在的“孝子”,則是孝敬孩子的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說什麼就是什麼,父母要依他!

這種孩子長大以後對社會有什麼作用呢?獨立不了的孩子在父母的寵溺之下躲避風雨,但父母永遠不會是你的保護傘。更何況,父母老的時候也需要我們贍養。

現在的子女永遠比不上古代的孩子。舉個例子說:仲由,字子路。年少時家中十分貧窮,便翻山越嶺去淘米。又背米回鄉,卻絲毫不喊累,回家後又照料雙親。無怨無悔,默默堅守。

現在的人誰有這份孝心呢?他們養老無非是看中了老人的養老金,有誰會向仲由一樣尊老敬賢呢?

孝順父母是兒女的責任,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