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昆蟲的四年級日記5篇

觀察昆蟲的四年級日記篇一

今天早晨,我在家門口的草叢裡抓到一隻蟈蟈。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它的身體是綠色的,長著長長的鬍鬚,有六隻腳,前四隻腳是用來走路的,後兩隻腳是用來跳躍的。它的嘴是透明的,由四個部分合成。它沒有牙齒,吃東西時是先用一隻腳抓住,再慢慢用嘴磨才吃進去的。

蟈蟈的尾巴是尖尖的,它總喜歡把腳放在嘴裡。它還喜歡往高處爬,如果你把它放在扇子上逗它玩的話,那它不久就會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那就很搞笑了。它還會跳躍,跳的也很高。

蟈蟈唱歌是靠翅膀摩擦發出聲音來的,而不是用嘴巴唱歌,它是天生的歌唱家。

蟈蟈也愛吃蝗蟲。我在蟈蟈的籠子裡放了一條蝗蟲,一會兒,我想把蝗蟲拿出來玩,一看,蝗蟲沒了,難道是它鑽出來了嗎?為了驗證一下,我再抓一條蝗蟲放在裡面,這次我看清楚了,蝗蟲是被蟈蟈慢慢啃掉的。我只知道蟈蟈愛吃蔬菜和草,可怎么也沒有料到,蟈蟈竟然也吃昆蟲。原來,蟈蟈也算是益蟲呢!

觀察昆蟲的四年級日記篇二

以前我曾養過蠶寶寶,在養蠶的活動中我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它的蛻皮。

那天,我回家打開放蠶寶寶的盒子。“噢,桑葉幹了,得馬上換掉。”我跑到陽台上,拿來了新鮮桑葉。我把桑葉一張張換下來,蠶寶寶似乎聞到了桑葉的芳香扭動著滾圓的身子紛紛爬了過來,圍著桑葉,“沙沙沙”地啃開了。突然,我發現其中一條與眾不同:身子呈淡黃色,頭上有一個透明的三角形。它仰著頭,不吃也不動。它在乾什麼呢?是不是病了。我馬上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裡,仔細地觀察起來。

不一會兒,只見那條蠶的頭上慢慢地出現了一道裂縫,那道縫漸漸地變粗從中鑽出來一個小腦袋。與此同時,頭前那個小腦袋沒有力氣垂了下來變得乾癟了。對!它是在蛻皮。只見蠶寶寶的頭頻頻地左右搖動著使勁向前伸。可表皮並不很聽話,緊緊地粘住它的身子,蠶為什麼要蛻皮?我決心弄懂它。我很快在課外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孵出的蠶吃桑葉慢慢長大,當身體受到表皮的限制時,蠶就要蛻皮。一般每隔一周蛻一次皮,一生共需4次。

這時蠶寶寶已經從表皮里完全鑽出來了。獲得新生的蠶寶寶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為了能吐絲做繭,蠶寶寶不謂蛻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

觀察昆蟲的四年級日記篇三

中午,我和蒲俊龍在學校的操場上玩耍,剛到操場邊上的時候,我聽見了“知了、知了”的叫聲。我順著聲音找去,發現地上除了一些花花草草,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蒲俊龍眼睛一亮!輕輕地翻開一叢草,看見有一隻知了,在不停地叫著。這隻知了有一對透明的大翅膀,大翅膀下面有一對小翅膀。它有六條細長的小腿。眼睛比較小,是橘黃色的,像兩顆罕見的橘黃色寶石。它的觸角又細又短。我決定把知了拿回家養。

回到家以後,爸爸奇怪的問:“兒子,你怎么帶回來了一隻知了呀?”我說:“我把知了帶回來,是為了養它!”爸爸又驚訝地問:“你竟然要養知了,你知道它吃什麼嗎?”我不以為然地說:“我不知道知了吃什麼,可電腦知道啊!”我做完作業以後,去查了知了的資料,網上說:“知了吃樹汁和螞蟻,它是一種害蟲。”我還在網上看到了知了的繁殖的方法:“知了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不同的時期。卵產在樹上,幼蟲生活在地上,成蟲又重新會到了樹上。雄知了在交配之後,雄知了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知了則開始進行產卵的任務,它用尖尖的產卵器,在樹上刺出個小孔,它每刺一次產四到八粒卵,一根枝條上,往往要刺出幾十個孔,然後雌知了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

知了為了下一代,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真讓我感動啊!我們的父母不也是默默地為我們付出嗎?

觀察昆蟲的四年級日記篇四

星期六,我起了個大早,在一個乾燥的地方,觀察起螞蟻來。

我用放大鏡看清了螞蟻的真面目:螞蟻的身子由三個小圓球組成。它的頭比較大,頂著兩根靈活的觸角,嘴好象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細又長腿就長在這兒,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後面。

我用紅色的蠟筆在一隻螞蟻的周圍畫了一圈。那隻螞蟻頓時十分驚慌,心裡肯定在想:天哪,我的前面怎么會出現這樣一道紅色的障礙物?會不會吃我呀!於是,害怕地倒退幾步,不料又遇到了那道紅色的障礙物,又嚇了一跳:沒辦法,只好咬緊牙關闖過去了。它小心翼翼地抬起腳,碰了碰那條紅線,沒有什麼動靜,這才放心地邁開腳步,跌著腳尖爬了出去。

經得住“障礙物”的考驗,一定經不住水沖吧。我要製造一場“水災”。於是,我把一些水往一隻螞蟻身上倒去。它一下子浮了起來,拚命地掙扎,手成了“人”字形,“汗毛”好象也豎了起來,過了二三秒,它又被風吹到了地上,神奇般地立了起來。螞蟻的生命真頑強啊!

我又拿了塊麵包放在地上,想看看螞蟻怎樣搬運食物,不一會兒,一隻大螞蟻被這個香味引了出來,它就迅速地爬回家去。過了一會兒,那隻螞蟻出來了,它的身後跟著黑壓壓的一大群人馬。頓時,二十多隻螞蟻把麵包塊圍了個“水泄不通”。在大螞蟻的指揮下,有的螞蟻鑽到底部,準備把麵包抬起來;有的咬住麵包,使麵包方便往前進。就這樣,這群螞蟻勁往一處使,一步步把麵包搬進了家。我看得目瞪口呆。

當這些螞蟻遇到困難時,並沒有低頭後退,而是拼搏向前,最後取得勝利;在看到美食時,懂得分享,團結互助,齊心協力地搬回家去。我們不就是要學習這種精神嗎?

觀察昆蟲的四年級日記篇五

今天,我在公園裡玩,捉了一隻蜻蜓。

我輕輕地捏著它薄薄的,幾乎透明的翅膀,看著它圓溜溜的大腦袋不時地轉來轉去。腦袋上兩隻明亮的大眼睛。它的脖子顯的特別細。肚子越向後越細,到尾巴成尖的了。

我一直都想知道蜻蜓是不是只吃蚊子和小飛蟲。於是,就做了一個實驗。

我捉了一隻像螞蟻一樣的動物,放到蜻蜓的嘴邊,只見蜻蜓嘴裡吐出一對大牙,把那動物吞了進去,咀嚼了一下,嘴就不動了。我認為那動物被吃進去了,心想:蜻蜓吃東西怎么這么快呀?就又捉了一隻螞蟻要給蜻蜓吃。這時蜻蜓又吐出大牙,啊!我不由地瞪大了眼睛,剛才那隻我認為已經被蜻蜓吃進肚子裡的動物竟然從蜻蜓的嘴裡爬了出來,安然無恙。我驚呆了,然後把螞蟻放入蜻蜓口中,它還是咀嚼了一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蜻蜓的嘴,心理想:是不是還會出現剛才的情況呢?過了一會兒,吐出來一個小黑點,我仔細一看是螞蟻的頭。又過了一會兒,螞蟻的身子也被吐了出來。喔!原來蜻蜓不吃這兩樣東西呀!

我知道蜻蜓吃蚊子和小飛蟲,它還吃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