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端午節日記300字左右

篇一

端午節的由來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個叫屈原的人,他跳江了,人們就做了一些粽子往江里扔,讓魚兒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它還有很多的名字:端陽節,女兒節……

今天我們舉行了包粽子活動,比賽開始了,我們先把粽葉弄成圓錐形,把米放進去,最後再把米用粽葉裹起來,用繩子綁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是粽葉太硬了,於是我們就把粽葉拚命往裡塞,才取得了成功。比賽結束後,我看見大家包的粽子各不相同。我們分5個組,我在第四組,我們一共包了8個粽子,包得最多的是第三組,一共11個,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我今天過得很開心。

篇二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早上,我一起床,發現門上掛著一串串大的的艾草和菖蒲,我問媽媽:“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和菖蒲”?媽媽說:“傳說中這個可以防蟲、避邪,還要吃粽子、黃瓜、黃魚、鹹鴨蛋等。”

走進廚房間,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粽子香味,打開鍋蓋,一隻只大大的粽子正冒著熱氣,我問爸爸:“這是什麼粽子”?爸爸笑著說:“這當然是你最喜歡的蛋黃粽子。”爸爸拿起一一個的,把粽子的“綠衣服”脫掉,這是,香氣更濃了,我對爸爸說:“你快一點,我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我端著剝好的粽子咬了一大口,一個金黃色的蛋黃露出來了,蛋黃里的油一點一點地不停地往外流著,好像在說:“我的味道可好了,你快嘗嘗吧”!於是,我狼吞虎咽地把蛋黃吃了下去。

粽子的味道可真好呀!

篇三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聽爺爺講,今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節日。

今天小朋友們得在手、腳上繫上五種顏色的彩線,還得佩戴香包,早上還得吃圓圓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

我早上還沒有睡醒呢,我的手和腳上就被繫上了五彩線,等我睡醒後一看,非常漂亮,我很喜歡!於是我問我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繫上五彩線跟戴香包是為了防蛇蟲叮咬;吃雞蛋象徵團圓;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當年他是跳汨羅江死的,老百姓非常愛戴他,為了不讓江里的魚和蝦吃了他的屍體,就做了粽子丟進江里。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早上吃完了粽子,我趕忙來到了夾河邊,河兩岸楊柳垂條,綠樹成蔭,迎著微風,頂著炎炎烈日,河面上正在進行激烈的龍舟比賽;河兩岸的人都在為他們加油。

我喜歡這個節日,它讓我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篇四

一說到端午節,大家首先應該就會想到包粽子了。這一天,為了紀念詩人屈原,就會包粽子吃。

端午節假期的第二天,我們組來到薛思若家包粽子。我們首先把糯米和粽葉放在水中泡了15分鐘,然後就開始包粽子了。我將兩篇粽葉分開折起來,然後在洞裡放些米,接著把粽葉的後面往前折,右邊往左折,左邊往右折,最後再拿繩子將粽子捆起來,甩一甩看看會不會漏米。我們一邊包粽子,一邊“喔。喔,原來如此”的說著,有時還能笑出來呢。

我們雖然把粽子包好了,可是沒有吃,一是因為我們不敢吃,二是怕煮好了,米漏了。就算沒有吃到親手包的粽子,可是我們還是很開心,回到家,我卻吃到買來的粽子。

在端午節,我們家還發生了更多有趣的事情,你么有嗎?

篇五

6月10日,是我第一次嘗試包粽子的日子。

中午,我跟爸爸說:“我想學包粽子。”爸爸很高興地答應了我。爸爸拿來了米和粽葉,爸爸先來了一片粽葉,我也拿了一片粽葉。爸爸先教我怎么折粽葉,心靈手巧這一方面我可是一竅不通,連第一步都不知道怎么折,我嘗試了好幾十遍都不會折。我本來想跟爸爸說我不想學了,但是看到爸爸這么努力的教我,我便放棄了這個念頭。只見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一個小時都過去了,我連第一步都不會,我終於忍不住跟爸爸說:“我不想學了。”爸爸跟我說:“不行,功夫不負有心人,你才學了一點點,你就不想學了,那不是半途而廢嗎?”在爸爸的逼迫下,我有萬般無奈的學了起來。又是一個小時過去了,爸爸對我說:“別學了,你連第一步到現在都不會,我手把手的教你多少次你都不會包。”最後我還是不會包粽子。

通過這個示例,是不是可以證明功夫不負有心這句話只對一部分人管用,還有一部分人不管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