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踏青日記300字左右

篇一

上周周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鹿山村去春遊踏青。

我們來到鹿山村,放眼望去,大地一片蔥籠。田野里的麥苗甦醒了,長得綠油油的。油菜花兒弄得金燦燦的,花兒的香味引來了美麗的蝴蝶,勤勞的小蜜蜂,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忙著采蜜,給人們帶來了蜜糖。果園裡的桃樹、梨樹、杏樹都長滿了嫩綠的葉子,樹上的花兒都凋謝了,它們好象在樹葉叢中捉迷藏,它們在春風吹拂下,花兒在玩。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在茁壯成長。在春雨的滋潤下它們快樂成長。燕子、鳥兒都在練聲。池塘里的青蛙活蹦亂跳,魚兒快活的游著。

這次我們到鹿山村踏青收穫真不少。讓我了解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而且還讓我知道了花兒的五顏六色和萬紫千紅。

篇二

陽春三月,全班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去了三聖鄉踏青。前幾天還是春光明媚的,誰料到今天會陰沉沉的,還刮著冷嗖嗖的風,但是絲毫沒減少同學們熱情。一路上談天說地,熱熱鬧鬧,不知不覺就到了三聖鄉。

一下車迎面就是垂柳圍繞的小湖,我們穿過湖上的九曲木橋,再沿著田間小道來到了菜園。滿目都是綠油油的菜,黃澄澄的菜花。一位菜農阿姨領著我們見識了各種蔬菜,有紫色的珍珠菜,碩大的厚皮菜,排列整齊的萵苣,細長的人參菜,爬地生長的豌豆,還有藥用的薄荷。

接下來做農活實習:摘豌豆尖要摘嫩的兩節,拔萵苣要抓住根部用力拔,找土豆要在土地里仔細搜尋。就這么簡單的農活也有人鬧出了笑話,拔萵苣打到了自己的腦袋,刨土豆將土豆刨到別人的頭上……我們在嘻嘻哈哈打打鬧鬧中結束了三聲鄉踏青活動,我也很開心。

篇三

今天是清明節,我要和爸爸給老祖宗上墳,順便去踏青。

乘車到了爸爸的老家——洪林大橋時,那裡已經下起了雨。雨很小,非常適合踏青。我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們出發了,清明時節的景色可真美啊,牛毛般的小雨好像一層薄紗,隔在了我和山山水水之間。

什麼東西的顏色都變淡了,我腕上的手錶由深藍色變成了淺藍色,好象一個淡淡的圈。

到了第一站時,已經是九點了。那是老太太的墳墓。大人們忙著幹活,我只好在一旁欣賞風景。在雨中,不時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聲。螞蟻也忙著修建被人們踩壞的家。我草草磕了幾個頭,便隨著爸爸來到了第二站——一棵古老的大樹前。

說起這棵大樹,它可是我爺爺的爺爺小時候種下的,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歲月。它象一把綠色的大傘,挺立在風雨中。我不禁對它產生了一種敬畏之感。

後來我又去了幾個地方,每個地方風景都很美。最後,我戀戀不捨地回家了。

踏青可真有趣。

篇四

下午,爸爸提出來我們全家去爬山踏青,目的是讓我感受大自然春天的氣息。

我們從烈士橋上山,一路我們沿著台階上去,兩旁都是樹木,一眼望去都是綠色,媽媽讓我感受一下這裡的空氣,我覺得很清新。我還看到了烈士碑、烈士墓,還有涼亭。媽媽給我講了烈士的英雄事情(事跡),到了半山的涼亭,媽媽叫我向下看,我看到汽車、房子簡直就象模型一樣小小的,還看到了椒江、(椒江)對岸五個大大的煙囪。我們繼續向上走,我覺得山路就象萬里長城一樣長。我們走走停停,發現了一種無名小花開得很鮮艷,媽媽告訴我春天在這裡。在山門口,有一對石獅子,爸爸教我認雄獅子和雌獅子。在山頂上我發現了一棵很特別的樹,樹桿上畫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圖案和文字,我說是古代人的遺蹟,可媽媽告訴我這是不講道德的人刻的,他們破壞樹木,我認為他們破壞了生態平衡。在山頂的寺廟,爸爸給我講了四大金剛、十八羅漢、千手觀音等許多雕像。玩了一會我們就下山了,我撿了一根樹藤,把它折了一下當成雙節棍亂耍,一直走到山下。

篇五

春天到了,正是踏青的好時節,媽媽帶我去東昌湖玩。

天氣真好啊,太陽公公編織了一張密密的網,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微風溫柔地吹拂著我的臉,讓我心曠神怡。我和媽媽漫步在湖邊,看見寬大的東昌湖碧波蕩漾,湖面上有幾隻小船悠閒地飄蕩著,岸邊的柳樹抽出了黃綠嫩葉的枝條,隨風輕輕拂動著水面,仿佛少女在清洗如瀑的秀髮。

我抬起頭來,看到天空的風箏密密麻麻,有的像威風凜凜的老鷹,有的像展翅飛翔的蜻蜓,有的像五顏六色的彩虹……遠處不時傳來孩子們的笑聲,讓我不由地想起一首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我和媽媽也買了一隻“蝴蝶”風箏。我一鬆開手,“蝴蝶”借著風的力量,不費吹灰之力就飛了起來,在空中翩翩起舞,而且越飛越高。忽然一陣鏇風吹來,我的“蝴蝶”左右搖擺,好像隨時都會栽下來似的,我趕緊大喊:“媽媽,快來幫忙。”媽媽飛快地跑過來,逆著風一拉一放,“蝴蝶”就又抬起頭來,展翅高飛了。

天色漸漸暗下來,落日的餘暉照在湖面上,美輪美奐。我們不知不覺玩了整整一下午,真是一次有趣的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