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友

盛昶

還記得國中班主任在整風時曾說過的一句話:“廣交益友,少交損友。”訓話時,同學們面面相覷,但鏇即置之度外。“不就交朋友么,有什麼好講究的?”相信許多人心中都冒出這樣的想法。顯然,這是國中漫長的訓話史中,又一次失敗的整風。

從國小起,我們一定都知道這句古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即使這樣,還是有那么多人心甘情願被染黑。孔子認為:“人性本善。”身為無知的兒童,我們的本性應是純潔無瑕的。而真正影響的,也許只是外在的客觀因素,如社會、學校風氣和父母的引導等。

上國小後,父親便因公事心不甘情不願地長期出差,遠離家庭。而將我的性格漸漸塑造成型的便是我母親。她是一個感情細膩、勤勞耐心的人。那時我們最愛做的事,就是坐在餐桌旁,就著熱騰騰的飯菜和昏黃的燈光談心。我們幾乎什麼都談,學校趣聞、理想未來、內心想法等等。我從未寫過日記,而傾訴便成了我的一大愛好。記得我很小時,她就說過:“近墨者黑。”但過了不知多久,她又改口:“不管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你都要交朋友,只要你不學壞。”這也許是因為她察覺到了我性格的缺陷,我膽小靦腆。

像很多孩子一樣,我深記父母的告誡。我雖然不善交際,但仍然善對所有人。因此,我通常會和第一個接近我的人成為摯友,即使是“損友”。我與那些相對較野的孩子到處瘋。我默默地混在他們之間,與他們翻牆、爬樹、打遊戲。“損友”們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數美好的回憶,至今仍記憶猶新。

國中時,我來到一個所謂“貴族學校”。既然是貴族學校,自然少不了一些自由放蕩的花花公子,還有一些被市井氣息玷污的人。我漸漸了解到,那些不務正業的學生,大多是缺乏父母疼愛或管教的人。他們獨立自主,精於社交,但缺乏對社會的正確認知。作為一個班上的“高材生”之一,我無數次“幸運”地與“損友”們分到了同桌。他們喜歡睡覺,玩手機,抄作業。他們很講義氣,也通常沒有太多小心眼。似乎“損友”們比別的同學更加平易近人,他們的生活也更加波瀾起伏,充滿色彩。如果說一個班級是一鍋濃湯,那“損友”們就絕不是那一粒粒“老鼠屎”,而是浮在表面的椒絲、蔥花,點綴著枯燥的學校生活。

記得多少次,從寢室里聽聞“損友”們的高談闊論。其實,也無非是“社會”上各種“知名人物”的風光事跡。今天某某又在外打架滋事,明天又有誰開豪車持武器帶隊砸人。有時,也有一些“老江湖”,介紹自己充滿辛酸的成長史,扭曲的世界觀,或者談論班上的明爭暗鬥。我通常都聽得饒有興致,俗話說“兼聽則明”。至今,人們還記得“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古訓。什麼都略聞一二,總是好的。

說到損友們的“事跡”,可是三天三夜講不完的。無論學習生活多么緊張,損友們總會有新鮮事來調劑生活。我至今仍記得初三時的同桌,被老師上課沒收手機時的一臉無辜與隨後的狼狽不堪。曾經同桌與新“女友”熱戀三天后的不歡而散,也時常成為我與別人的笑柄。越到臨近畢業,像月夜幽會,吞雲吐霧等事越是層出不窮。我向來都是十分“本分”的人,每當得知“損友”們的風流事跡和受苦受難,不得不感嘆:“這‘損友’”,也不是那么容易當的。“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兒時調皮搗蛋的“損友”們長大後都不畏挫折,敢於闖蕩,乾出一番大事業;而作者等本本分分讀書的“優生”卻成為了辛苦打工的工薪階層。當時讀來,確是駭然一驚,但如今想來,並不全可信。“損友”們固有其可取之處。強大的抗挫折能力,敢於闖蕩的膽識和出色的交往能力是他們的亮點。而“優生”勤懇努力,毅力非凡也未嘗不是成功的基石。俗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每種人都有自己的亮點,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握。除此之外,適當地借鑑他人,取長補短,全面發展也是成功的真諦。作為一介“優生”,我們也應該學習“損友”們的長處,將自己培養成全面而有氣度的人才,正如夫子所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我們要廣交良師益友,也要適當結識“損友”。並非要與其稱兄道弟,我們都有自己的做人準則與底線。在如今中國“人情社會”,能與各種人打好交道,必有所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