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銀髮

又要離家了,這次我將往東莞去工作。母親幫我帶著行李去車站。

車站的人比較少,母親就這樣一直陪著我。突然她叫了一聲:“哎呀,你的衣服怎么破了個洞?怎么在家的時候不和我說一聲?”然後把我帶到附近的朋友家,用針線用心的幫我縫好。

我的衣服什麼時候破了個洞,我自己也記不清楚了。不得不佩服母親敏銳的洞察力,因為從小到大,她總能察覺出我哪裡不舒服,哪裡有問題了。

母親蹲在我的旁邊。最近發現母親老了不少。臉上也漸漸被歲月腐蝕。我輕輕用手翻開她的黑髮,驚奇地發現,裡面竟然摻雜著許多銀髮。

因為我長期在外面,回家的時間也相對較少。最近這幾年感覺家那邊變化很大。蓋起了很多高樓。附近出現了很多可愛的小朋友。而那曾經意氣風發的叔叔、阿姨恍然之間變成了古稀老人。以往每次回家時,總覺得母親還是那個母親,但是不知何時起,仿佛乘坐時光機般,當我推開家門時,卻看見了一位戴著老花鏡穿針引線縫衣服的母親。當我再次回家打開門時,我又發現母親的頭髮褪去了原先的光澤。

還能看到母親年輕時候的樣子。那是一張很舊的照片了。她穿著黑色的短裙,白色的上衣,牽著我和姐姐的小手。年輕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那時候的她皮膚白皙,頭髮是最讓她引以為豪的,烏黑濃密。現在,她偶爾還會自戀下,告訴我們她以前是多么的俊。

人生很多第一次都是母親給的。我學的第一首詩《鵝》;我第一次寫自己的名字……剛開始很笨,但是母親卻不厭其煩地教我,從來沒有打罵過我。當我捧著獎狀回家時,母親會高興的貼在牆上。開家長會時聽到老師表揚我,她會饒有興致地分享她的教兒經。記得有一次徵文比賽,我寫了《母親》這篇文章,並幸運的貼在了宣傳欄上。她知道後,親自過去那裡看了一遍又一遍才滿意地離開了。

同甘共苦的兄弟很難找,母親卻是能夠給你送甘且幫你承受痛苦的人。感冒發燒,是母親帶著我去找醫生。離家讀書,是母親把生活費給我並不斷叮囑我要吃好點,不要太在乎錢。每次的升學考試,是母親和眾多家長一樣在校門口等待著我的訊息。

經常看到周圍帶小孩的年輕媽媽,愈發覺得她們的偉大。她們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餵養和教育孩子。小孩的每個步伐,每個語言,都是母親無微不至照顧的結晶。我能想像得出,當時我的母親為了我,一定吃了不少苦。

不要以為母親永遠不變,以往她每次送我去學校時,我看到的都是她那烏黑濃密的頭髮。當我畢業了,準備開始自己新的人生時。我卻無奈的看見母親不斷出現的銀髮。不敢相信,這就是放佛昨日還騙我說魚頭好吃,而把魚身留給我吃的人不再年輕。

母親一直在車站陪著我,她總是看著我離開,我從未知道她什麼時候離去。坐在車上,耳邊又響起她那句話:賺多少錢沒有關係,關鍵是平平安安回來就好。

不由想起《遊子吟》這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