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九年級,我多了一份牽掛

九(五) 班 陳昶元

看著校園裡梧桐樹枯黃的葉子在風中片片滑落,我不由得嘆息一聲,心愈發揪得緊了。

我以自己為原心,用腳尖在校園畫了一個圓,希望它能像孫悟空用金箍棒畫的那個圈兒一樣,把我緊緊地護在裡頭,別讓我離開,離開這給我鼓勵,給我信心,讓我茁壯成長,銳意進取的美麗校園——城關一中。我捨不得鮮紅的跑道、迎風飄揚的國旗和那蒼翠的竹林,更捨不得恩重如山的老師和情同手足的同學。

我們在這裡哭過、笑過、咒罵過也感激過,或許曾經的過往我們已然忘卻,但教室、走道、文化長廊和操場上卻深深地印下了我們的足跡,或深或淺的腳印讓我們一次次心潮起伏,一次次熱淚盈眶。時光總是在失望與希望中悄然流過,它從來不喧囂,但記憶,卻永遠不會歸於平靜。

這裡有我的笑聲,笑聲依舊。記得初一才開學,頑性不改的我們本著國小“小打小鬧”的行徑,以為國中的老師和國小老師一樣沒有太大權威,便自由散漫,整天嘻嘻哈哈,瘋狂打鬧,好事的同學便約著給班主任起個什麼,於是一個新鮮的外號就嶄新出爐了——波哥。記得嗎?我們曾得意地把這個外號與班主任嚴肅的臉龐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而笑了整整一節課;某位同學因忘乎所以地大喊一聲“波哥”而“慘遭洗禮”;教室門口隨時都有人進來喊“波哥來了,快、快、快”,每每我們聽到這樣的聲音,都不約而同地笑起來,“波哥”真的來過,他一直都在我們心裡,但我們,現在的我們卻要離開他了,縱然他冤枉過同學、訓斥過同學、怒罵過同學,但有一種愛叫“恨鐵不成鋼”,若干年後,我們是否依然能笑著叫一聲“波哥”呢?有人說,今日的分別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相遇。縱使心中有萬般不捨,但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我會一直牽掛著那笑聲,那一聲親切的“波哥”。

這裡有我的失職,失職不復存在。有了國小被撤職的經歷,上國中以來一直恪盡職守,卻不料還是陰溝里翻了船。信息課的激動與快樂讓我把抱作業的事情忘記得一乾二淨,代課老師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這批評還不要緊,我竟然恬不知恥地頂了一句嘴,這不,在一中香櫞樹的見證下,我接受了一個小時的思想教育。事後我狠狠地哭了,發誓以後一定要負起責任來,做好代課老師的助手。那一頓批評雖然唾沫橫飛,但老師對我的諄諄教導卻是受益匪淺,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一個人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負不起責任,那將來怎么對家庭,對社會負責任?

這裡有我的友誼,友誼天長地久。國中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也是最充實的三年。在這裡,我們每個人都收穫了知識,遇到了知心朋友,都有了自己的鐵桿兄弟和閨蜜。在以後的歲月里,有的同學會一起繼續戰鬥,有的同學會分別不再相見,不管怎樣,這裡都留下了我們最珍貴的記憶。桌球桌上的你來我往;籃球場上的你爭我奪;文化長廊上的竊竊私語;考試前的彼此鼓勵和考試後的惺惺相惜,都深深地定格在我們的腦海里,這讓我們以後的回憶更加豐滿和有意義。

雖然我們不想離去,但我們別無選擇。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長很長,還需要我們去披荊斬棘,去奮發圖強。我希望很多年後,一中會因為有了我們而驕傲,我們的牽掛也因為有了一中會更加完整。

心中的結已緩緩解開。時光從來不喧囂,但牽掛,永遠不會被時光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