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秋

高XX級20班 李雪

細品郁達夫《故都的秋》可以體驗到濃濃的秋味。這北平的秋,大可用五副秋畫來表達。

破院秋色圖。作者首先羅列出秋的典例。蘆花,柳影,蟲唱,夜月,鐘聲將北平的秋打造得完美無瑕。這幾個偏正短語構成一幅幅畫面,表達作者內心的欣喜。而院子裡能看到碧綠的天色,能細數漏下的日光,能在破壁腰發現牽牛花,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愜意自然。而作者選用青白藍黑等色,意象色調偏冷,寫出秋寂涼的特點,與作者的心境香河。而紅色不免衝破了故都之秋特有的風味,所以“淡紅色最下。”

槐蕊清掃圖。作者細繪鋪得滿地的槐樹落蕊,綜合了聽覺,嗅覺,觸覺多種感官來描摹。“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是從聽覺嗅覺出發突出秋的清,淡的特點。“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微極細極柔的觸覺”可見落蕊之厚,這幅畫面流露出“清閒”“落寞”。抒發了悲涼秋景之情。

秋蟬鳴叫圖。秋蟬是北國最常見的“家蟲”也是典型化的代表。秋至,代表蟬的生命就將漸近終點,正如秋天的到來,草木便要凋零是一樣的。南方的秋蟬聲只有在郊外或山上才能聽到,而北國處處都有。這嘶叫的秋蟬在自己生命即將終結時放歌,唱出了濃濃的秋味。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喜愛,同時也抒發了一個文人內心的惆悵。

秋雨話涼圖。北國的秋雨,下得“奇”“更有味”“更像樣”總體概括了北國秋雨的特徵。雨下得很利索,一層雨一層涼。秋雨過境,帶來的是些許薄涼,寫出了清i秋的特點。雲的景象,雨的陣勢,抓住了秋雨忽來忽去的特點。雨後人們的對話樸實,平凡,都市閒人的音調總是平平仄仄,他們談及的內容已無關緊要,倒是這念錯的歧韻喚起了秋的落寞和悲傷。“了”字拖得越長,便越發顯得空寂,這畫面也許正是北平之秋的特點之一吧。

秋棗奇景圖。北方的棗子成熟於秋季。棗子紅完代表著北方即將迎來沙土的世界。這正是北國秋的一大特點。“淡綠微黃”說明秋意正濃,“棗子紅完”暮秋將至,帶給人“清靜”的感覺。作者把棗子成熟的過程看作秋的始終,把灰冷,蒼涼,清寂的北秋顯得渾厚,生機無限。這是頌棗更是頌秋。

總之,北秋帶給人們一種清寂,肅殺的感覺,這大概就是北國的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