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珍藏

旬陽縣城關一中xx班  段星

檯燈靜默地將一片柔和的光灑在書桌一角的天安門模型上。這是一個木製的工藝品,精雕細琢,色彩細膩。經歲月侵飾,雖顯得有些陳舊,但不失豪壯的氣勢。輕輕拿起,細細擦拭,便顯出一份肅穆莊嚴來。我明白,它寄託著我最純真的夢想,還有人生中最持久的感動。

這模型是爺爺旅行北京時專門買給我的禮物。遠行回家的爺爺一聲高吭的叫喊把我像風一樣引到他身邊。只見爺爺滿面紅光,臉上滿是笑意,他用粗大的手輕撫著我的頭,繼而從一個漂亮的包裝盒裡拿出那件精巧的“小房子”給我。哇,好漂亮,我好奇地把玩,愛不釋手。正上幼稚園的我,只看慣了周圍低矮的山,清緩的水,哪知外面世界的繁華?“爺,這是啥東西?”“這是天安門,在首都北京,我們的毛主席就住在裡面。”爺爺不緊不慢地說。“北京又是個啥地方?” “北京可真是個好地方,高樓大廈上都飄著五星紅旗,寬暢的馬路上跑著漂亮的小汽車,大工廠里整天都是機器在響,北京太美了,咱星星娃將來一定要去北京念書,光宗耀祖!”我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這別致的模型上,爺爺一番話被無意間珍藏在記憶的寶盒中,而那個樸素的“到北京念書”的夢想也只是悄悄地沉睡在心裡。

隨著我日漸長大,我明白了,早已猝然長逝的毛主席根本不可能住在天安門裡,而北京的繁華也非爺爺的隻言片語,但這絲毫不能影響爺爺在我心中的形象。

我的整個童年都浸潤了爺爺的關愛。退休後的爺爺幾乎把照管我當成生活全部,每天早起帶我上學,下午又準時在校門口接我回家,一路上總是爺爺為我遮風避雨。白天爺爺帶我外出玩耍,晚上也有講不完的故事伴我入睡。每每講到他年輕時候的事,爺爺便如枯木返春,陳花重放,倏地倍加精神矍鑠。在爺爺的講述中,我仿佛走進那個如火如荼的建設年代,卻又看見處在浩劫中的人們的災難與堅強。爺爺是經歷過時代劇烈變遷有豐富閱歷的老人。

孩童的我多少次隨爺爺在門前清幽的小徑上跑鬧嬉戲,爺爺也像個小孩子般開懷大笑。撥開路邊的草叢,尋覓歡歌的蟋蟀,讓螞蟻在手心間自由爬行,摘一節草根咀嚼,讓又甜又澀的汁水在口中蔓延。多少次,爺爺帶我清靜的漢江和旬河邊漫步,牽著我在清淺處戲水,玩累了,爺爺找一塊平整的石頭讓我坐下,讓我的小腳丫在水裡感受清涼。這時,爺爺就坐在我身邊,輕輕摸著我的頭:“星星娃,將來打算要幹啥啊?”“當然是到北京念書,光宗耀祖!”我不假思索。爺爺聽後開懷大笑:“好娃,有出息啊!爺爺一定要先帶你去北京玩玩!”

一天的嬉鬧後,夜色像滴開的墨,四下渲染,布滿整片天。回到家,奶奶已備好一桌飯菜,爺爺給我盛上一大碗,見我狼吞虎咽的憨態,爺爺又露出開心的笑:“能吃是福呀!爺爺早年整天感到的真是一個餓呀,人們都侃說‘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又是滿屋子的歡笑。

整天樂呵的爺爺突然健康出了狀況,一次突發的大病後,爺爺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先進的醫療和家人的侍候也沒能換回爺爺的康復,終於一天啊,爺爺安靜了……

瑣吶聲響亮,哭泣聲哀婉,紙錢紛紛揚揚起來了,老人的從未止息的歡笑寂然了,那個游北京的承諾遠去了……

上國小後,我回到父母身邊,但爺爺送我的天安門模型,這份小小的禮物也同我一道來了新家,棲身於書桌一角。它承載我幼小心靈的夢想,它寄託著一份長久的思念與感動,伴我走過歲月輪迴,時光流轉,它時時提醒我學會珍惜,懂得珍藏。

可是,更值得我珍藏的,何止是一件歲月洗濯過的玩意呢?

(老師點評:因為懂得,所以珍藏。段星珍藏的是親情,是童真,是感恩。他在前行的路上更懂得奮鬥的重要性,歲月回饋他豐厚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