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大餐

寒假,我從寒冷的北京來到了溫暖如春的西雙版納,那裡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我陶醉了。

我們來到的第一天,為了第二天的熱帶雨林穿越做準備,背包上裝了兩瓶水,還有幾塊補充能量的朱古力出發了,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和不認識的小朋友一起觀賞路上的風景,這裡是熱帶到處是高過人的芭蕉樹,大片大片的芭蕉葉像一把把蒲扇,一棵棵的香蕉樹,倒掛著一串串青綠青綠的香蕉,我伸手摸摸非常硬,領隊告訴我:“別摸,他還沒熟呢。”我終於見到了香蕉小時候什麼樣子。

漸漸地我們進山了,山裡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再加上我們這時又渴又累,小隊員們開始掉隊了,突然前面出現了一條小河流,河邊有幾個傣族姑娘在燒飯,領隊把我們帶到一張大桌子前,我驚奇的發現,桌子上鋪著幾張芭蕉葉,上面擺著用粗竹筒做的碗,領隊告訴我們,今天中午就在這裡用餐。我摸摸自己空空的肚子,真想讓飯一下就熟。我迫不及待去看正在燒著的飯,“咦”,就看傣族阿姨把一根四、五米長的竹子鋸成七、八段,在削去薄薄的綠皮,再把一頭鋸開,灌上糯米和一些水,最後用竹葉堵上,在放到火上烤,我從來你沒有吃過這種飯。真想嘗嘗呀。

“開飯了嘍。”隨著領隊的一聲吆喝,我們快速的圍坐在餐桌旁,先上了幾個用芭蕉葉裹著考過的菜,媽媽替我打開了一包,裡面類似我們吃的餃子餡,拿去筷子嘗了一口,帶著芭蕉葉的清香,接著期待竹筒飯來了,我們學著領導們剝的方法,類似剝甘蔗把竹筒一層層死開,裡面露出了一層白色的膜,把米飯圍在裡面,想一個小圓柱,我說“這個膜能吃嗎?”領隊笑著說:“這個膜最有營養價值……”我咬了一口帶著竹葉香味的米飯又軟又香,這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味。上湯了,湯碗居然是把一節竹子立著鋸開,像個小水槽,裡面盛上湯,我們這頓飯用的餐具全是就地取材,連小湯勺都是藉助竹筒做的。大自然太神奇了。

你一定也會想享受一頓這樣的雨林大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