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小插曲

曹雪茹

今天,老師在給我們講《課時先鋒》時,有這樣一道題:請用“△”標出《愛我中華》一課的韻腳,並說出這首詩押的是什麼韻。同學們一臉的迷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作答。老師的目光在教室里掃視了一圈,還是沒有發現舉手的同學。老師就讓大家給“韻”字組個詞。“韻母。”大家脫口而出。經老師的一提示,有三名同學舉起了小手,邵子靚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他能解開這個大家都迷茫的問題嗎?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邵子靚的身上,他迫不及待地說:“每一行的最後一個字,最後一個字……”他不知怎么解釋自己所表達的意思,自己大概是一知半解。楊宇航站起來補充道:“是每一行字的最後韻母就是押韻。”他目光死死地盯著老師,期待著能把這個難倒全班的問題得到老師的肯定。

老師背著雙手,彎著腰,瞪著大眼睛,故意賣起關子來,就是不告訴我們答案,只對大家說了一句:“近了,近了。”只可真是把大家急壞了,我忽然想起讀唐詩的時候,老師講過,好像是每一首詩的每一行的最後一個字的韻母相同,就叫押韻。韻腳是每一句詩中押韻的字的韻母,也就是漢語拼音中的韻母,

當我把答案說出來的時候,老師終於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贊同。接著老師以《春曉》為例給我們做了講解。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老師的講解,同學們聽得可認真了,可畢雪林卻沒有這樣認為,在那裡偷看漫畫書呢,這怎能逃得過陳老師的法眼呢?老師讓畢雪林回答問題,可畢雪林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那一題,他東張張西望望,慌裡慌張站起來的時候還差一點絆倒,同學們想笑卻不敢笑,而畢雪林依然一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樣子,趴在後面同學的書桌上問講的是那一題,大家等著老師那電閃雷鳴的批評。誰知老師盯了畢雪林一眼,有掃視了一下教室,居然拿著書笑得前俯後仰,頓時,同學們哄堂大笑,畢雪林也羞澀得笑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老師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同學們也止住了笑聲,老師又接著講起了習題,大家都聽得更認真了。

這節課雖然來了一點小插曲,但是我還是蠻喜歡陳老師講課的。時而緊張著急,時而輕鬆愉快,時而嚴肅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