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蚯蚓的國小作文

【篇一:挖蚯蚓】

昨天,媽媽、大姑和我到公園去玩,我看見兩個大哥哥正拿著瓶子蹲在那挖土,我就好奇地問大哥哥:“你們在挖什麼呀?”大哥哥告訴我他們挖蚯蚓餵魚。

因為我也養了魚,就和媽媽一塊挖起了蚯蚓,在挖蚯蚓時媽媽給我講蚯蚓可以鬆土、還能再生。當媽媽挖出第一條蚯蚓時,我放到手上觀察它,發現它的身體長長的、圓圓的、軟軟的,但我沒發現它的嘴和眼,就問媽媽,媽媽也不太清楚,說回家查查書。

挖了好久,我還沒挖到,媽媽叫我走,我沒走繼續挖呀挖,終於挖出了一條蚯蚓,我大聲叫著:“媽媽我挖到蚯蚓了。”媽媽和大姑都說我真棒,我非常高興。

回家後,媽媽查書告訴我,蚯蚓生活在濕土裡,眼和耳都退化了,它是靠頭連線埠周圍一個肉紅色小圓球挖土,可讓土變松,它的糞便能使土變肥,有再生能力,是益蟲,我以後要保護它。

【篇二:挖蚯蚓】

今年暑假裡的一天,媽媽、爸爸帶我去鄉下的一個朋友家裡玩。他家裡有好多個小孩,他們都是我的好夥伴。

我們剛開始也不知道該玩什麼呢,就到處亂跑,結果跑到了他們家的後院。他們家的後院是一塊小小的田地,種了一些樹和青菜,還有的地方沒有種東西,這時一個小夥伴就提議:“我們來挖蚯蚓吧!”“好”!我們異口同聲的說。於是,我們拿來鋤頭挖土,看看有沒有蚯蚓。挖著挖著就挖到了一隻蚯蚓。然後,我找來了一個罐子,把挖到的一隻蚯蚓放了進去。再挖了起來。一會兒,就挖出了好多的土,也沒看見一隻蚯蚓,我們只好又換了地方再挖。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又發現了一隻蚯蚓,這隻蚯蚓真大啊,足有十來厘米長。也許是因為它被我們發現了,拚命地想往土裡鑽,我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按住了它,把它扔進了罐子裡。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小時的時間過去,我們累的滿頭大汗,拿著一個罐子蚯蚓去餵雞,看著雞吃得那么高興,我們的心裡甜滋滋的。

【篇三:挖蚯蚓】

昨天,我和大表弟偉偉和小表弟豆豆一起來到溫嶺鄉下表姐的爺爺奶奶家。

我和偉偉還有姐姐一起凝思苦想玩什麼好,忽然,我們三人同時把目光落在三把鋤頭上,我們三個異口同聲地說:“挖蚯蚓。”我搶先拿了一把大鋤頭,偉偉也不甘落後,搶了一把大鋤頭,姐姐拿起小鋤頭說:“這是專門用來挖蚯蚓的。”我提議不如來個蚯蚓大賽,看誰挖的蚯蚓多,弟弟和姐姐立刻回響,姐姐說:“告訴你們,垃圾越多的地方,蚯蚓越多。”聽了姐姐的一番話,我立刻占據了一塊垃圾很多的地方開挖。姐姐,弟弟也占據了一塊地方。

我高高的舉起鋤頭,過了一會兒,我放下鋤頭,鋤頭深深地鋤進泥土裡。我用力一拔,一個坑出現了,我繼續挖,十分鐘後,我已經汗如雨下,姐姐和弟弟也沒挖出一條蚯蚓。終於,我挖出了一條蚯蚓,接著,姐姐和我還有弟弟挖出蚯蚓的數量也開始快速提升。

終於,比賽結束了,我獲得了冠軍,心裡很高興。

【篇四:挖蚯蚓記】

挖蚯蚓是我們最大的快樂。今天,我們和老師帶著鏟子和放大鏡,走到國中部的小花園裡的池塘旁邊,那裡有一片竹林,我們準備在這個地方挖蚯蚓。

老師把我們分成八個小組,並且把每小組分配到不同的位置。

我們小組的地勢不大好,土有些很硬,我們挖了很多地方也沒找到蚯蚓。第三組的朱虹霖同學到了一隻蛤蟆。女生個個見了都尖叫起來。我一聽說,馬上跑去看看。我想顯示自己的身手,正要用腳踩過去,愛打小報告的朱虹霖喊起老師來,說我想殺害那隻蛤蟆!老師告訴我們:“蛤蟆也可以吃害蟲,不要傷害它。”我聽了點點頭,回到小組的地方繼續挖蚯蚓。

我想為什麼挖不到蚯蚓呢?突然想起科學書上說得很清楚:蚯蚓在陰涼、潮濕的地方。我按課本上的知識找到了水溝旁的地方,那裡比較陰涼、潮濕。挖了幾下,果然找到了蚯蚓。我高興地跳起來,同學們也你擠我碰地圍上來觀察。我用放大鏡一觀察蚯蚓,發現它臉和屁股長得一模一樣。還真像《蚯蚓的日記》這本書里寫得一模一樣啦!真有趣!

多么好玩的挖蚯蚓啊!我喜歡!

【篇五:挖蚯蚓】

平時上科學課時,我總覺得科學有時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是不真實,但是經過這次之後,我知道科學必須要相信的。

星期五放學到家後,幾個小夥伴就來叫我去釣魚去,我很高興答應了。說走就走,我們先找了一塊空地就開始挖蚯蚓了。可是我們挖了半天也挖不到一根蚯蚓,幾個夥伴又去另一個地方挖蚯蚓了,可也沒有找到。今天是什麼原因挖不到蚯蚓呢?

這時我就想起了在科學上,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地方。可我們剛才找的地方都是一些陽關直射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有草生長也是比較乾燥,這種地方蚯蚓當然不喜歡生活。

我馬上找了一塊陰暗比較潮濕泥土鬆軟的地方,一鋤頭下去,我就看到了一根蚯蚓在爬,再往下挖,又挖到了一根,我叫夥伴過來,大家一起挖了很多的蚯蚓。我們拿著自己挖來蚯蚓雄赳赳氣昂昂去釣魚了。

告訴你科學無處不在生活,科學知識在生活中能發揮大作用呢!

【篇六:挖蚯蚓】

真倒霉,我跟著爸爸媽媽出來釣魚,卻落得個挖蚯蚓的苦活。唉,沒辦法,只好把媽媽拉下水了。

我們來到管物房裡,拿了一把鋤頭,扛在肩上,向叢林出發了。到了那邊,媽媽才告訴我:“蔣雨,媽媽什麼都不怕,可就怕蚯蚓,我連蛇都不怕,因為它嚇一嚇就可以了;可蚯蚓不同,有時它還會到你身上來。這樣吧,你來捉蚯蚓,我就累點,來挖,好嗎?”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媽媽鋤頭一下,就有一條又肥又大的蚯蚓進入了我的視線。媽媽尖叫了起來,躲在我的身後;我拿起了紙巾把手包住。我用手在地上亂摸,突然,我摸到了一樣東西:又粗又長,黏乎乎的。我睜開眼,天哪,我捉住了蚯蚓!我把它緊緊地握在手裡,放在了玻璃裡面。怪了,怎么短了一截,喔,原來是我捏得太緊了,把蚯蚓活生生的捏成了兩半。哼,一半也不能放過!我隨著蚯蚓的去處又一鋤頭下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昆蟲正在進行冬眠:有蜘蛛、蝸牛、“吸血”蝸牛(其實我並不知道它的真實名字,只是因為把它踩開後有血,就稱它“細血”蝸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我不知名的小東西在爬來爬去。我和媽媽看了,都覺得惹不起,只好在另處尋蚯蚓了。

我們這一尋,就足足找了將近半個鐘頭那么久,雖然累得我們腰酸背痛,可能這些蚯蚓挺美味的,釣了許多魚,有一條還是紅色的,讓我們滿載而歸。

【篇七:挖蚯蚓】

那個坑,歪歪斜斜的布著幾道我用樹枝劃出來的溝。坑的中間是挖的最深的,幾塊硬梆梆的土突出著,邊緣是直直的線,連轉折點也顯得有稜有角。那些突出的土看起來大多呈規則的三角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石頭的一角。坑呈不規則的圓形,邊緣也是坑坑窪窪的。正中間最深,之後便向四周慢慢延伸開來並越來越淺,直至和周圍的土地齊平。我劃出的溝也以最深的那點為中心,在坑內隨意的伸展著。坑裡除了中心,其他的地方都布著厚厚的一層土。那些土是一顆一顆的,大多呈不規則圓形,表面看起來不是很粗糙。它們密密麻麻的堆了幾層,鋪滿了坑的內壁。雖然如此,但因為它們是圓形的,會有空隙,所以給人一種乾燥而又蓬鬆的感覺。

坑內除了那些土外,還有一些被我弄斷的白色的樹枝。或許正因為它的顏色與眾不同,它也比其它的樹枝更容易斷一些。它不是全白,身上也有些黑色或棕色的斑紋,那些一小點一小點的黑色幾乎布滿了它的全身。再加上躺在泥土裡,沾上了土特有的那有些黃色又有些棕色的色彩,看起來更怪。一截長長的樹枝,在那個坑內一扒,樹枝像怕了土似的,剛觸到坑就斷了一截。“啪”,又斷了一截。斷了的樹枝胡亂的在坑內蹦跳著,有的甚至跳到了坑外。於是我只能用斷了的一小段來挖了。那段像鉛筆頭一樣的樹枝,使我的手觸到了泥土,有點涼,又濕濕的,感覺很舒服。

於是,我的坑就成了這樣,有著凌亂的溝和坑坑窪窪的邊緣,裡面還散落著白色的樹枝。而蚯蚓,則和失蹤了一般。

【篇八:挖蚯蚓】

灰褐色葉片把一個小洞遮住,那葉片有一半沒了。無意間我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在往樹葉片裡鑽,葉片微微顫動,葉尾向下壓了壓幾下。我立馬抓起了石頭抱著期待小心翼翼走上去,葉片還有點發黑一些泥土星子粘在邊上使我的心情高興不已。葉紋似乎也在微微擺動旁邊黑色泥土卻很平靜而那葉片的幾粒小泥土在被一個黑色物體悄悄挪移觸到了葉片發出了“咔咔”的聲響。

那葉片上的裂縫直照進幾粒泥土在葉縫旁擠挨。那一粒一粒泥土還沾有像爆米花的形狀圓形很渺小,但可以看去那泥土真的在擠動我心中一陣竊喜。但那葉子的“咔咔”聲格外的刺耳好像它在反抗那泥土塗在了葉背上那葉子更加灰好像誰給它蒙上了一層紗烙印在灰褐色的葉片上。裂縫兩邊沾有一排泥土看上去很變扭。葉片的擺動使它正好發泄,搖搖擺擺像是在舉手抗議。我心想把這個掀開肯定有蚯蚓我才不管落葉的死活,葉尾還不停地向下壓旁邊卻異常的冷靜。我馬上在樹葉旁半蹲的動作立馬變成要掀開葉片的動作。

與那裂縫更近了,我輕輕一掀卻大吃一驚:怎么是毛毛蟲呵!我欲哭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