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的基礎知識

電視機的基礎知識 在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同學們對電視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蒐集了一些有關電視機的知識。

電視就是用電子技術及光電技術即時傳送活動圖像及伴音的技術。其大致過程是光-電-光(圖像)的轉換和聲-電-聲(伴音)的轉換過程。電視廣播與無線電廣播在傳送與接收的程式上基本相同,其區別在於:電視廣播不僅要傳送聲音,而且更重要的是傳送活動圖像。因此,在電視廣播系統中,不僅要把聲音轉變成電信號由天線發射出去,並經接收機由揚聲器中重放出聲音,而且要把圖像(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加以發射,並在電視接收機的螢光屏上重現光信號-圖像。

在電視傳輸中是把圖像分解成許多小單元-像素來傳送的,而每一個彩色像素又由紅、綠、藍三個彩色點組成。通常一幅圖像被分解成30~50萬個像素。

在實際電視系統中,都採用順序傳送的方法。例如一般的黑白電視是在傳送端把傳送圖像上各像素的亮度按一定順序,逐一轉變為相應的電信號,經一個通道依次傳送;在接收端再按相同的順序,將各個像素的電信號在電視機螢幕相應位置上轉變為不同亮度的光點。只要這種順序傳送的速度足夠快,那么由於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和發光材料的餘輝特性,我們就會感到整幅圖像同時發光。

電子筆s要完成光電轉換作用,而電子筆s′則要完成電光轉換作用。在實際電視系統中,電子筆s、s′的光電、電光轉換作用是通過電子束掃描來完成的,而且電子束的掃描一次能完成空間分割(圖像)、時間分割(傳送)以及光電轉換三種作用。

在廣播電視技術中,通常採用隔行掃描,即將一幀圖像分兩場,掃奇為數的場稱奇數場,掃偶數行的場稱偶數場。奇、偶兩場傳送的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一幀完整的圖像。按照我國電視標準規定;行頻fh為15625hz,幀頻為25hz,場頻為50hz,每幀掃描行數z為625。

為了能正確、穩定地傳送圖像,要求收端與發端的掃描必須同步,即收發端掃描電流的頻率、起始相位必須相同。為此在電視台設定同步機,用它所產生的行、場同步脈衝信號、復契約步脈衝去控制電視系統中的所有掃描設備(包括電視接收機)。此外,同步機還要產生複合消隱信號,用來關閉逆程期間的電子束掃描,以消除回掃線,確保圖像清晰。

在廣播電視系統中,為公用一個信道,需將圖像信號、複合同步信號和複合消隱信號組成全電視信號,然後加以傳送。

黑白全電視信號包括圖像信號、複合同步信號和複合消隱信號。在彩色全電視信號中,還包括色同步信號。

傳送一般黑白圖像時的全電視信號,其中圖像信號是隨機變化(雜亂無章)的脈衝信號,它的頻率高低是隨圖像內容而變的,但其變化頻率在0~6mhz範圍之內,故需用6mhz頻寬傳送。

在電視技術中,光-電-光的轉換是經攝像和顯像來實現的,若用無線方式來傳送圖像,再配上伴音設備,就構成廣播電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