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苦與樂國小六年級作文

生活中要學會苦中求樂,先苦後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我的苦與樂國小六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我的苦與樂

人生滋味嘗不盡,酸甜苦辣樣樣全。苦與樂更是伴我不斷成長。

記得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我們正在樹蔭下等待體育老師上課。“丁零零,丁零零”上課鈴打響了。隨之,體育老師也向我們走來,說:“今天測試800米跑,請大家做好準備運動。”“可今天太熱了,我們會……”“對,今天不適合跑長跑!”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時,老師變的嚴肅起來,生氣地說:“沒什麼可是的,必須跑,別廢話!”同學們都被鎮住了,連大氣都不敢喘。只得乖乖的按老師要求做。同學們都一個個上了跑道……800米呀!那可是操場的4圈呀!路上,不少人都因為天氣熱再加上體力不支而叉著腰走了起來。甚至,還有人坐在了學校的長椅上。此時的我已經是口乾舌燥,再掐指一算,啊!已經跑了2圈了,心想:“在堅持一下吧!沒多少圈了,馬上就要到達勝利的“彼岸”了,我一定會成功的!”想到這,我使出了渾身解術,終於到達了終點。而其他人也相繼到達了終點,只不過他們是走到終點的。而我只有躺在草地上喘氣的力氣了。

下午,體育老師宣布了去區里參加長跑比賽的人名單,其中我竟然被選中了。我高興地蹦起了三丈高。而我被選的原因竟是因為我堅持跑了下來今天的測試。原來,這次測試不僅是一次普通的測試,而是選出最有耐力的學生去參加比賽。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苦與樂永遠是成正比的,只有你經歷了苦,才會獲得甜,否則,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是甜。這就是我從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我的苦與樂

生活,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苦與樂交替的。哭猶如沒有加任何東西的苦咖啡。但在苦之後,都會有一塊甜而爽的糖果。也許甜蜜過後,又是苦澀的咖啡,正是在苦與樂的交替變換中,我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

兒時的夥伴與趣事會永遠珍藏在心中。伴我成長的苦與樂,是我永遠不會忘懷的。

五年級的一天,媽媽帶我買了一輛新腳踏車,說是我膽子太小,想讓我通過學騎腳踏車來鍛鍊一下膽量。一開始,我不同意,還蠻有理由的說:“你們天天開車接送我上下學多舒服,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我才不學呢?”可媽媽說:“自己學會騎車多方便哪!雙休日去找朋友玩騎上車子就走,省的還要等我們有沒有空。”我一聽,也對,學會了騎車就可以想去哪裡去哪裡了,好!這就學!我的新腳踏車是橘黃色可以摺疊的,它既美觀又大方,漂亮極了。

一開始,我覺得騎腳踏車一定很簡單,因為大街上好多人都騎得很熟練,就連比我小的孩子都能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小小腳踏車怎么難得倒我。可是,真操作起來,並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剛買回來,我就在爸爸的幫助下學了起來,爸爸把座位和手把都調到了我合適的位置,讓我坐在腳踏車上,用腳蹬,爸爸在後面幫我扶著后座。可是我覺得腳踏車很不聽話,左搖右晃的,嚇得我不敢騎,差點摔倒了。我想:學腳踏車可真難!

那杯苦咖啡我還是喝到了。

我有點泄氣了,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學腳踏車沒有一下就會的,這需要膽量、毅力和耐心。我學腳踏車時,好幾個月才學會的,而且就用你爺爺的大破腳踏車,既難學也沒有幫忙的,我只好跑去打麥場學,不知摔了多少跟頭,吃了多少苦呢!”

在爸爸的鼓勵下,我的技術一天天在提高,我的膽量也慢慢變大,兩星期後,我終於學會了騎腳踏車。我忽然發現本來騎著很重的腳踏車,現在變得非常靈巧了、聽話了,我開心地笑了。

那顆甜糖果我也嘗到了。

人生道路上的苦咖啡我喝過不少,但那顆顆甜糖果我也嘗過,在攀登理想高峰的路途中,每個人的每一步都在彈奏著這隻屬於苦與樂的樂章。

學習中的苦與樂

魏書生老師說過:“苦中有樂,苦中求樂。”學習中有苦也有樂,先苦後甜,樂總在苦後。

說起學習中的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堆積如山的作業,一張張薄薄的紙,如同一個個惡魔,吞噬著學生的睡眠時間,為同學們塗上黑眼圈,令同學們不得不戴上“厚瓶底”,但是再多的作業,也總有完成的時候。(不完成也不行呀),當一摞摞的作業終於被完成的時候,會感到一種快樂,一種終於可以“五體投床”的輕鬆,甚至幸福。這當然是樂。有時作業並不多,可總有那一兩道難題,如同攔路虎,令作業完成的時間推遲了,有題不會寫確實是一種痛苦,心裡想著快寫,手卻不知如何操縱筆桿,腦子飛快地轉,卻想不起來,心情煩躁的像有一萬隻螞蟻在心臟里爬來爬去,但是換一個角度或換條思路,一切便豁然開朗,有種“車道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煩躁的感覺以光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快樂,似有蜂蜜流進心裡,一種叫“自豪”的情感也在這蜂蜜里微微蕩漾,啊!我真是厲害,這么難的題我也做了出來。這不是快樂,是什麼?

學習第二大苦,就是壓力。壓力大多來自父母和老師,在考試時它就會逞強施威,它令學生惶惶不可終日,一聽要考試如臨大敵,整天想著“要是考不好該怎么辦”,結果成績下來自然不理想,不過有時候,有壓力也是好事,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有些學生正是因為有了壓力才取得了好成績,但是壓力不能太大,適當的壓力對學習有好處。學生經常會遭遇考試失利,所有學生都知道那種感覺,擔心父母批評,同學嘲笑,後悔沒有認真複習或者考試時不細心,羞愧難當,更何況還有考試排名制度在腐蝕學生的自尊心,凡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現在你厭惡這張成績不理想的試卷,將來說不定你要感謝它呢,這樣一張試卷既可以讓你極度鬱悶,又可以展現出你這段時間在學習上的漏洞,只要查漏補缺,東山再起還是可能的,當你再次取得好成績時,也獲得了快樂!

沒有刺骨寒冬,就沒有梅花盡情綻放,沒有千錘百鍊,就沒有寶劍削鐵如泥,沒有“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苦讀,就沒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樂,有苦才有甜,甜中也有苦,苦樂相伴,才釀出酸甜苦辣的學習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