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

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國小四(一)班王 紀 洋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我非常喜歡,已看過五遍了。這可不算多喔,比起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爺爺來,我可是差遠了。我可是從報紙資料上了解到的,毛主席爺爺很喜愛《三國演義》,他老人家可是讀了70年。這部書中所載政治、軍事、鬥爭及謀略故事,啟迪著毛爺爺的智慧,豐富了他的鬥爭經驗。

《三國演義》描述的是東漢末年中原大地,豪強遍起,逐鹿爭雄。氣勢磅礴,真實再現了三國時期戰事連綿、哀紘遍野的戰爭場面及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英雄時代。書中塑造的人物眾多,我很喜歡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聰明過人的諸葛亮。我們大家最熟悉的歷史故事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可都是諸葛亮策劃的。特別是諸葛亮的空城計嚇跑司馬懿的三十萬大軍,以兩千五百人來對敵三十萬大軍,是超乎常人的雄才膽略才能做到的。我的腦海中經常會浮現出諸葛亮穩坐在城頭上,悠閒自若彈琴的場面。大開的城門前是敵人的三十萬大軍,那得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來支撐,是常人難以辦到的。諸葛亮在後人看來就是多才多謀的化身,被當做智慧的象徵。

《三國演義》中忠厚、義氣深重的關羽,我們在四年級的課本中學到“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這一小段歷史,使我很佩服關羽的武藝、膽略超人。勇猛過人的趙雲趙子龍深入虎穴單騎救劉備之子——阿斗,讓我很感動。劉備、關羽、張飛、趙雲他們之間那深深的兄弟情誼也使我很受感動。

但是對於最終蜀國未能保住江山統一大業,我好遺憾。那可是諸葛亮付出一生才華傾注畢生心血拚來 的,是他一生的目標,是結義弟兄們用生命打來的。

想像著發生在古代中國土地上這些令人震撼的故事,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靜的。我很喜愛讀《三國演義》,以後還會經常讀的。